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宋代科举的省试是在哪里举行

宋代科举的省试是在哪里举行

发表时间:2024-07-26 06:50:41 来源:网友投稿

宋代的省试是由各州或转运司所解送的贡士到京城参加尚书省礼部试的称谓。省试在春季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省试的主持者由皇帝任命,多以六部尚书、翰林学士知贡举,侍郎、给事中为同知贡举。

当然也有例外,宋制,四川地区的贡士不参加礼部试,而就近于“安抚制置司”的考试,因该试相当于省式,故称“类省试”。试毕中选者可以直接参加殿试。

宋代的省试的考试场数不定,有考三十场,有考十五场,还有考七场的。到宋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改革科举考试,定为三场:先考策,次考论,再考诗赋。至神宗时王安石推行科举考试新法,废除明经诸科,增加进士名额。进士科试考经义,罢诗赋、帖经、墨义。考试分四场:第一场试本经,第二场试兼经,第三场试论一首,第四场试时务策三道。至此往后考三场或考四场不断更替,考试内容亦不断变化。神宗以后时而诗赋与经义并行而举,时而又罢诗赋,专用经义取士。

省试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每逢省试验京城为之倾动。试前要举行隆重庄严的仪式。礼部贡院考试当日,设香案于阶前,主司与举人对拜。一系列仪式举行后进行考试。

考试完毕监考官、阅卷官进行评卷。评卷分初阅、复阅两次。成绩合格者由尚书省张榜公布,第一名称“省元”。落第者可以诉请复试一次。南宋时为防舞弊,常对权贵亲属、子弟合格者加以复试。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