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骗取贷款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骗取贷款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发表时间:2024-07-26 06:56:07 来源:网友投稿

骗取贷款罪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责任形式为故意不要求具有特定目的。只有在对金融机构发放贷款出具保函等起重要作用的方面有欺骗行为。具体如下:

1、 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或者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

2、 构成骗取贷款罪要求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为要件,属于选择性要件;

3、 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第一百七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伪造、变造汇票、本票、支票的;(二)伪造、变造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的;(三)伪造、变造信用证或者附随的单据、文件的;(四)伪造信用卡的。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