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考生作弊事件,法律责任会如何划分
考生:数学成绩已作废,而且无法参加接下来的考试。考生的行为已经违反高考规章制度,他将数学题目拍照上传到聊天群中,这存在着作弊行为。监考老师: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监考老师的各项行为进行审查,结果发现双方并未勾结。至于监考老师是否会承担刑事责任?还需要按照最终的调查结果。屏蔽信号:屏蔽信号主要避免学生将通信设备带进教室,从而产生作弊现象。学生能够拍照上传到聊天群中,这说明考场中的屏蔽信号工具存在问题。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官方正在调查屏蔽信号器是否存在人为因素和技术原因。当天下午高考数学难度登上微博热搜,部分网友却发现甘肃的一名考生将数学题目发在群中。这显然并不符合考试状态,毕竟考生无法将手机等通讯工具带进教室。
随着话题的不断发酵,相关部门立刻展开调查,最终选择向公安机关报警。经过快速的调查工作后,教育部发布调查结果,最终取消考生当天科目的成绩。可是考生将通讯设备带进教室,本来就是一件不太现实的事情。
一方面是因为老师需要仔细查看考生的各项信息,拿着屏蔽信号工具在考生的身体周围进行扫描。老师确定考生不携带通讯工具后,才允许考生进入考场。另外一方面是因为考试作弊有悖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无法给其他考生带来安全公平的考试环境,尤其是万众瞩目的高考。
事实上考生参加考试本身就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经历,保持良好的品行更重要,高考成绩只是其次。拒绝作弊从你我做起,参加高考的考生更是如此。同时相关部门在筹备高考时,便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管控,主要为避免泄露题目和考生作弊。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