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犯罪中止的原则和处罚原则

犯罪中止的原则和处罚原则

发表时间:2024-07-26 07:17:49 来源:网友投稿

犯罪中止的特征是这样的: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处罚原则: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一、定罪免处会不会影响三代

依据法律规定,定罪免处就是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没有判刑的,对子女是没有影响的。对犯罪嫌疑人定罪的时候免于刑事处罚的,就是不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其基本特征是:

1、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犯罪过程包括犯罪的预备和着手实施犯罪两个阶段。犯罪已经完成,结果已经发生,则不存在犯罪中止问题。

2、犯罪中止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自动放弃犯罪,即行为人在客观上本可以继续实行犯罪,但主观上放弃犯罪行为的实施。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指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但尚未发生犯罪结果,而行为人积极、主动采取措施,有效的避免了犯罪结果的发生。

3、犯罪中止必须是本次犯罪行为的彻底终止。所谓“彻底终止”,是指犯罪分子在思想上完全放弃本次犯罪的原有意图或追求,在行为上彻底停止了犯罪的继续。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四条

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