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上清大洞真经

上清大洞真经

发表时间:2024-07-26 07:33:12 来源:网友投稿

《上清大洞真经》,简称《大洞真经》,又称《三天龙书》、《九天太真道经》、《三十九章经》,是道教上清派早期经典,隶属《上清经》首卷,也是《上清经》中最主要的一卷。在解释《大洞真经》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上清经》的来由。据南朝陶弘景《真诰》卷十九《真诰叙录》介绍,《上清经》在晋哀帝时(364年),由句容人杨羲用隶字写出,然后传给许谧和许?,二许又接着写,进一步扩大经文篇幅。《上清经》在晋代已有伪书掺入,据《真诰叙录》记载,当时有位叫王灵期的人,从许?之子许黄民处获得《上清经》,细加探究,认为“至法不可宣行,要言难以显泄”,于是私添内容,得五十余篇。一时伪经盛行,真假新旧混淆,未易辨别。《上清经》至南朝宋代,篇幅不断扩大,当时道人陆修静整理成一百八十六卷。其中不排除可能有他伪造的经文。由此可见《上清经》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加扩充,不是个人一时所专作。《大洞真经》被视为道家“三奇第一之奇”,历代流传不绝,宣称“若得《大洞真经》者,复不须金丹之道也,读之万遍,便仙也。”此经在流传中出现不同的版本。今《道藏》载有《上清大洞真经》六卷,《太上无极总真文昌大洞仙经》十卷,《大洞玉经》二卷等数种版本。其中《上清大洞真经》六卷,为南宋茅山上清三十八代宗师蒋宗瑛的校勘本,前有北宋茅山上清二十三代宗师观妙先生朱自英序,又有咸淳壬申年(1272)嗣法程公端,明初嗣汉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二人后序。此为道教中的通行本。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