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来历及传说故事
春节起源
春节的起源与天象物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是由上古的丰收祭祀活动演变来。上古时代古人根据天象、物候确定四季循环,以一年农事结束后择吉日报祭祖先、报祭众神的恩德。“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说文解字》中说:“年,谷熟也。”。
自古以来人们都强调春节作为一年开端的意义。《盘古王表》载:“天皇氏始制干支之名,以定岁之所在”。
《尚书·大传》中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意思是说,正月一日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年开端之始,谓之岁首(农历新年、春节);民间俗称“过年”或“过大年”。
春节传说
1.万年创万年历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
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2.舜继部落首领
传说公元前2000多年的一天,舜(上古部落联盟首领)继部落联盟首领,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
扩展资料:
春节诗词
1.元日
作者: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3.守岁
作者: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