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具有什么历史意义

发表时间:2024-07-27 18:02:15 来源:网友投稿

春秋时期公布成文法活动是中国法律史上一次划时代的改革。成文法的公布,标志着奴隶制的法律体系走向瓦解,封建法律体系逐步形成。

第一成文法的公布,是对传统的法律观念、传统的法律制度以及传统社会秩序的一种否定。

在夏商周时期,上层统治者奉行“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信条,垄断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达到维护上层贵族的世袭统治和各种社会特权的目的。奴隶主贵族可以以言代法,随心所欲地颠倒罪与非罪,不仅对奴隶肆意刑杀、为所欲为,还随意迫害包括非贵族出身的地主在内的平民。他们为了维护统治,便于刑罚,也就更加不允许颁布犯了什么罪、处以什么刑的成文法。成文法的公布,冲破了这种特权,使法律制度不再是少数人的私产,而成为全社会公开的调解器,传统社会的等级制度被改变,社会结构也发生变化。

第二成文法的公布,在客观上为封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

成文法的公布和出现,不是偶然的,它体现了正在形成中的封建生产关系的要求和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马克思曾指出:“每种生产形式都产生出它所特有的法权关系、统治形式等等”。旧法律是从这些旧社会关系中产生出来的,它们必然同旧社会关系一起消亡。旧有的法律体制维护的是奴隶制经济关系。它们不可避免地要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春秋以来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进一步发展了所有权关系。与此相联系的侵犯土地所有权的行为和诉讼相应地增多起来,这在青铜器的铭文中有明显的反映。成文法的公布,实际上就是新兴地主阶级改革成果的经验总结并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一方面保护了封建的私有权,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为各种新型社会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成文法的公布,标志着法律观念和法律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同时为战国及其之后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积累了经验。

旧有的习惯法不公开、不成文的特点,极不利于法律观念的更新和法律理论的进步。公布成文法不但改变了法律体制形式上的保守,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所进步,将不系统的法律规范变成相对系统、严密的法律条文,这对于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和法律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春秋时期成文法的公布,是在总结统治者司法镇压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并且为以后封建法制的确立奠定了先锋作用,在春秋各国成文法的基础上,战国时期的封建法律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起来。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