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许浑诗解一百三十一

许浑诗解一百三十一

发表时间:2024-07-27 18:40:52 来源:网友投稿

重游飞泉观题故梁道士宿龙池

许浑

西岩泉落水容宽,灵物蜿蜒黑处蟠。

松叶正秋琴韵响,菱花初晓镜光寒。

云开星月浮山殿,雨过风雷绕石坛。

仙客不归龙亦去,稻畦长满此池干。

【注解】

1.飞泉:即飞泉驿,《赤城志》,在县西二十五里今废。在今上海市嘉定区。

2.水容:水流之态势。唐裴次元《律中应钟》诗:“密叶翻霜彩,轻冰敛水容。”唐温庭筠《江岸即事》诗:“水容侵古岸,峯影度青苹。”

3.宽:舒缓;延缓。

4.灵物:修仙得道之物。清王韬《淞滨琐话·药娘》:“以我揣之,必是灵物幻化,非鬼即狐。”

4.蜿蜒:萦回屈曲貌。汉李尤《德阳殿赋》:“连璧组之润漫,杂虬文之蜿蜒。”唐孟郊《石淙》诗之四:“蜿蜒相缠掣,荦确亦回旋。”宋苏洵《仲兄字文甫说》:“今夫风水之相遭乎大泽之陂也,纡馀委虵,婉蜑沦涟。”

5.蟠:盘曲;盘结。

6.琴韵:犹琴音,唐刘祎之《奉和别越王》:“管声依折柳,琴韵动流波。”

7.镜光:明亮的光。唐刘长卿《水西渡》诗:“伊水摇镜光,纤鳞如不隔。”唐广宣《驾幸普济寺应制》诗:“寺压山河天宇静,楼悬日月镜光新。”

8.山殿:寺观庙宇的殿堂。南朝梁庾肩吾《乱后经夏禹庙》诗:“林堂上偃蹇,山殿下穹隆。”唐钱起《宴郁林观张道士房》诗:“竹坛秋月冷,山殿夜钟清。”唐温庭筠《宿一公精舍》诗:“松下石桥路,雨中山殿灯。”

9.石坛:石头筑的高台。古代多用于祭祀。《汉书·郊祀志下》:“紫坛伪饰女乐、鸾路、騂驹、龙马、石坛之属,宜皆勿修。”北周庾信《周陇右总管长史豆卢公神道碑铭》:“石坛承祀,丰碑颂灵。”

10.仙客:对隐者或道士的敬称。唐崔峒《送侯山人赴会稽》诗:“仙客辞萝月,东来就一官。”唐李宗闵《赠毛仙翁》诗:“不知仙客占青春,肌骨纔教称两旬。”

11.稻畦:稻田。宋王安石《独归》诗:“钟山独归雨微冥,稻畦夹冈半黄青。”宋黄庭坚《同钱志仲饭籍田钱孺文官舍》诗:“稻畦下白鹭,林樾应鸣鸠。”

简译:

此诗作于会昌三年许浑重游越中时。

西岩上的瀑布水势舒缓,像蜿蜒地盘曲在暗处的灵物一般。(此联写宿龙池边西岩上的落泉)

秋天的早晨松叶在秋风中飒飒作响,就像美丽的琴声;池中菱花开放,水面像一面镜子发出明亮的寒光。

雨来时风雷声围绕着石坛呼啸;云开时,星月和寺观的殿堂倒影在水中一起浮荡。

(以上两联是描写次游览时宿龙池的景色)

如今梁道士已经仙逝,池中的龙也随之飞去;所以稻田中虽然一直水满,可是宿龙池却干涸了。(此联写眼前宿龙池的境况,喻梁道士像得道的神龙,表达了对梁道士的怀念之情)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