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雨打新荷》的赏析
此曲调名本为“小圣乐”,或入双调,或入小石调。因为元好问之作“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几句脍炙人口,故人们又称此曲为“骤雨打新荷”赵松雪听歌姬唱此调,赋诗赞曰:“主人自有沧州趣,游女乃歌白雪词”。此曲正是以“白雪词”(高雅的歌曲)抒写沧州趣(放浪江湖的逸致闲情)。这里表现的乃是宋元之际文人们一种典型的精神生活,有一定认识意义。
上曲写盛夏纳凉,流连光景大赏心乐事。主写景。看他铺叙的层次,可说是渐入佳境:作者先用大笔着色,铺写出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并以“偏趁凉多”四个字,轻轻点出夏令。然后在此万绿从中,点染上上朵朵鲜红如罗的石榴花,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进而,写鸟语蝉鸣。而这鸟专指“乳燕雏莺”,是在春天诞生,此时刚刚孵出的新雏,其声稚嫩娇软而可喜。那蝉儿想必也是刚出蝉蜕,踞高柳而长鸣。在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中,池塘水阁平添生趣。到此作者妙笔生花,在热列、喧闹的气氛中,特意安排了一场骤雨。这雨决非杀风景,它是过路的阵雨,给盛夏带来凉意,又替画面作了润色。这骤雨持续时间不长,却刚好打遍新荷,那景致,恰如后来吴敬梓描绘的:“一阵大雨过了,那黑云边上镶着白云,渐渐散去,透出一派阳光出来,照耀的满湖通红。湖里有十来支荷花,苞子上清水滴滴,荷叶上水珠滚来滚去。(《儒林外史》第一回)那不是”琼珠乱撒“的写照么?真是人在画图中。此乃曲中一段绝妙好辞,无怪一时传播。
下曲即景抒怀,宣扬浅斟低唱,及时行乐的思想,调子是低沉的,又是旷达的。在用笔上作者一洗上片的丹青色彩,换作白描抒写。“良辰美景”句总括前文,言如此好景,应尽情欣赏,不使虚过。“穷通前定”(命运的好坏乃前世注定)是一种宿命的说法,作者这样说,旨意在“何用苦张罗”即反对费尽心机的钻营。这种旷达的外部,仍掩盖不住内心的苦闷。“命友邀宾玩赏”二句,谓人生乐趣在于流连光景、杯酒,这是从六朝以来,封建士大夫在无所作用之际典型的人生态度。因为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会使他们感动心惊,而沉浸在酩酊大醉中,庶几可以忘怀一时,取得片刻麻醉。
此曲写法与词相近,这是因为在宋元之交,词、曲均称为乐府,都是被诸管弦,传与歌宴的,所以早期的词曲分疆并不严格。《莲子居词话》卷二认此曲作词调,就是这个缘故。具有词味也可算是此曲的一个特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