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薛烛与青萍卞和与结绿”有什么故事来历
薛烛是古代善于鉴别宝剑的人。青萍宝剑名。
结绿,美玉名。卞,卞和,和氏璧的发现者。
纯钧
春秋时期,一个风和日丽的午后,经过数年卧薪尝胆终于击败吴国的越王勾践,睡了一个甜美的午觉醒了过来,心情非常舒畅。饮了一壶上好的龙井新茶后,勾践兴致勃勃地派手下去找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薛烛。薛烛是秦国人,此时正在越国游历。薛烛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已经名动列国,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相剑大师。不大一会儿眉清目秀文质彬彬的薛烛就赶来了。宾主一番客套寒喧之后,就带着随从来到室外宽阔的露台之上。越王勾践酷爱刀剑,这个露台高达数丈,气势舒张,光线充沛,专门用来看剑赏刀。落座之后勾剑扫了一眼身边的薛烛,心想这个年轻人虽然年纪轻轻但却阅剑无数,一般刀剑肯定难入他的法眼,于是,勾践一开口就叫手下取来了自己颇为得意的两把宝剑:毫曹和巨阙。哪知薛烛走马观花地看了一遍,随便地说了一句:“这两把剑都有缺点,毫曹光华散淡,巨阙质地趋粗,不能算宝剑。”说完他还在温暖的阳光里懒懒地打了一个哈欠。勾践颇感意外,觉得很没面子,他想了一想,一咬牙,俯在一个贴身侍从耳边吩咐了几句,过了一会儿,侍从率领几百个铁甲武士护送一把宝剑来到台下。薛烛感到好笑,问道:“大王这么兴师动众,拿来的是什么剑啊?”勾践对薛烛的态度有一丝不快,他没好气地吐出了两个字:“纯均”。只听见“咣啷”一声,薛烛从座位上仰面摔倒,束发的金钗掉在地上,一头长发披散下来,面色突然凝注呆滞。好大一会儿才突然惊醒,只见他脚尖点地几个纵跃掠下台阶,来到剑前,深深一躬,然后又表情肃然地整理好自己的衣服,从侍者手中接过宝剑,小心翼翼地敲了几敲掂了几掂之后方才将剑从鞘中缓缓拔出。只见一团光华绽放而出宛如出水的芙蓉雍容而清冽,剑柄上的雕饰如星宿运行闪出深邃的光芒,剑身、阳光浑然一体象清水漫过池塘从容而舒缓,而剑刃就象壁立千丈的断崖崇高而巍峨……过了好久,薛烛才用颤抖的声音问道:“这就是纯钧吗?1勾践点了点头:“是,”他得意地接着说道:“有人要用千匹骏马三处富乡两座大城来换这把宝剑,你看行吗?”薛烛连忙说道:“不能换。”勾践做作地皱了一下眉头问道:“为什么?你说说道理。”薛烛激动地大声对道:“因为这把剑是天人共铸的不二之作。为铸这把剑千年赤堇山山破而出锡,万载若耶江江水干涸而出铜。铸剑之时雷公打铁,雨娘淋水,蛟龙捧炉,天帝装炭。铸剑大师欧冶子承天之命呕心沥血与众神铸磨十载此剑方成。剑成之后众神归天,赤堇山闭合如初,若耶江波涛再起,欧冶子也力尽神竭而亡,这把剑已成绝唱,区区骏马城池何足道哉……”勾践满意地频频点头:“说得有理,既是无价之宝,我就永远把它珍藏吧。”故事见于《越绝书》。
纯均是一把尊贵无双之剑。
四象青萍剑
相传东汉光武帝舞剑於莲花池畔,鹜见蜻蜓飞掠於花叶浮萍之间。或立莲枝随风飘摇,或驻足青萍随波荡漾;其姿轻盈曼妙,如剑之击刺翻飞,跃矫灵活,遂名其剑为『青萍』。所以其莲花型护手,一直流传至今。
典论》曰:『昔周鲁之宝,赤刀、孟劳,楚越称太阿…,为三剑、三刀、三匕首,因姿定名,以名其拊,惜乎不遇薛烛、青萍也。』薛烛、青萍皆为名剑论家,以其名喻名剑,当可理解。《抱朴子》曰:『青萍、豪曹,剡锋之精绝,操者非项羽、彭越,则有自代之患。』李白送族弟单殳主簿《凝摄宋城主簿诗》:『吾家青萍剑,操割有余闲。』皆指青萍剑为优质名剑。东汉陈琳《答东阿王铅笺》文中曾记载:『君侯体高俗之材,秉青萍干将之器。』所以以青萍为剑名,始於东汉应可采信。
今传习之青萍剑法,据清咸丰元年抄本记载,应为江西龙虎山(乙辰教及道家剑术皆发祥於此)天师府老法师潘真人(号元圭)所创,计三百六十剑,为目前剑术中套路最长的一部剑法;其动作名称,无一雷同。国术界对其提倡不遗余力,亦有专书论述。此剑剑质轻柔流畅,弹性特佳,是为特色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