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辛弃疾的《南乡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辛弃疾的《南乡子》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发表时间:2024-07-27 19:50:13 来源:网友投稿

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上下片分别运用了设问、寓情于景、引用等表现手法,收到了意味深长、回味无穷、引人深思的表达效果。

1、反复设问,引读者深思。这首词通篇三问三答,互相呼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上片运用两个设问,“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开篇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一答,开门见山,直抒胸臆,有惊天地、泣鬼神之效。“千古兴亡多少事?”这句问语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对问句的回答。“悠悠”兼指时间漫长久远和词人思绪之无穷。

2、寓情于景,抒词人胸臆。作者把写景、抒情、议论密切结合起来,北固楼的“满眼风光”,那壮丽的自然山水里似乎隐隐弥漫着历史的烟云。写映入眼帘的北固楼周遭的一片美好风光景物,是为了引出千古兴亡之感的抒情和议论。词人胸中翻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3、引用典故,发今人幽思。站在北固亭这个当年的江防战略要地上,作者想到了三国时期“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这是千真万确的历史,因而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这种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真是曲尽其妙,而又意在言外,令人叫绝。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