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关于规则的文言文

关于规则的文言文

发表时间:2024-07-27 20:01:47 来源:网友投稿

1.古文中有关遵守规则的话1、《孟子·离娄章句上》——战国孟子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译文: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管子·法法》——春秋管仲

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

译文: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3、《道德经·第七十三章》——春秋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译文:自然的范围,宽广无边,虽然宽疏但并不漏失。

4、《韩非子·诡练》——战国韩非

夫立法令者以废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废。

译文:确立法令的目的是为了废止私行,法令得以贯彻,私行就必被废止。

5、《韩非子·问辩》——战国韩非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

译文: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6、《商君书·画策》——战国商鞅

圣王者不贵义而贵法,法必明,令必行,则已矣。

译文:圣明的君主不看重仁义而重视法度,制定法律一定要严明,颁布的法令一定要执行,这样就可以了。

2.规则在古文中怎么解释意思:仪范;规范,行为模式.准则,规章;法则。

现义:

规则一般指由群众共同制定、公认或由代表人统一制定并通过的,由群体里的所有成员一起遵守的条例和章程。规则具有普遍性,规则也指大自然的变化规律。它存在三种形式:明规则、潜规则、元规则,无论何种规则只要违背善恶的道德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世间和谐;明规则是有明文规定的规则,存在需要不断完善的局限性;潜规则是无明文规定的规则,约定俗成无局限性,可弥补明规则不足之处;元规则是一种以暴力竞争解决问题的规则,善恶参半,非道德之理的文明之道。

1.仪范;规范。唐李群玉《湘中别成威闍黎》诗:“至哉彼上人,冰霜凛规则。”田北湖《论文章源流》:“儒家从事於文字……自立经学,举史氏之遗轨,依《尔雅》之末流,兼循途径,不失规则。”2.规章;法则。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九:“在京各衙门,仍照军民粮运见行规则,刊刷易知单册,给与纳户,以便交纳扣除。”《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回:“不讲别的,偌大的一个局,定那章程规则,就很不容易。”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没有修炼仙丹,自然的规则,一定要使我老下去。”3.整齐。合乎一定的方式。冰心《两个家庭》:“随后,我又同亚茜去参观他们的家庭,觉得处处都很洁净规则,在我目中,可以算是第一了。”萧军《八月的乡村》:“天的周垂,电光玩笑一样,接连地抛动不规则的火带。”4,行为模式.准则。调整社会关系,具体规定权利和义务以及具体后果的准则,或者说是对一个事实状态赋予一种确定的具体后果的各种指示和规定。《史记》中所指的“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观”就是这个意思。

3.强调规矩制度的重要性的文言文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原文】

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曰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经》云:‘不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绳,以为方圆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矣。故曰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存者幸也。故曰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诗》曰:‘天之方蹶,无然泄泄。’泄泄犹沓沓也。事君无义进退无礼,言则非先王之道者,犹沓沓也。故曰责难于君谓之恭,陈善闭邪谓之敬,吾君不能谓之贼。”(《孟子·离娄上》)

【译文】

孟子说:“即使有离娄那样好的视力,公输子那样好的技巧,如果不用圆规和曲尺,也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即使有师旷样好的审音力,如果不用六律,也不能校正五音;即使有尧舜的学说,如果不实施仁政,也不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有些诸侯,虽然有仁爱的心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的恩泽,不能成为后世效法的楷模,这是因为他没有实施前代圣王的仁政的缘故。所以说只有好心,不足以治理政治;只有好办法,好办法不能够自己实行起来。《诗经》说:‘不要偏高啊不要遗忘,一切遵循原来的规章。’遵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圣人既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绳墨等来制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人既用尽了听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用尽了脑力,又施行不忍人的仁政,他的仁爱之德便覆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凭借山陵;挖深池一定要凭借山沟沼泽;如果执政不凭借前代圣王的办法,能够说是明智吗?所以只有仁慈的人才应该居于统治地位。如果不仁慈的人占据了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恶行败德传播给老百姓。在上的没有道德规范,在下的人没有法规制度;朝廷不信道义,工匠不信尺度,官吏触犯义理,百姓触犯刑律。如此下去国家还能生存就真是太侥幸了。所以说城墙不坚固,武器不充足,这不是国家的灾难;田野没开辟,物资不富裕,这不是国家的祸害;如果在上位的人没有礼义,在下位的人没有教育,违法乱纪的人越来越多,国家的灭亡也就快了。《诗经》说:‘上天正在降骚乱,不要多嘴又多言。’多嘴多言就是拖沓啰嗦。侍奉君主不讲忠义,行为进退不讲礼仪,说话便诋毁前代圣王之道,这就是拖沓啰嗦。所以说用高标准来要求君王就叫做‘恭’,向君王出好主意而堵塞坏主意就叫做‘敬’,认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仁政就叫做‘贼’。”

4.推荐几首带“规矩”两个字的古诗或古文1,《观怀素草书歌》唐代:贯休张颠颠后颠非颠,直至怀素之颠始是颠。

师不谭经不说禅,筋力唯于草书朽。颠狂却恐是神仙,有神助兮人莫及。

铁石画兮墨须入,金尊竹叶数斗馀。半斜半倾山衲湿,醉来把笔狞如虎。

粉壁素屏不问主,乱拏乱抹无规矩。罗刹石上坐伍子胥,蒯通八字立对汉高祖。

势崩腾兮不可止,天机暗转锋铓里。闪电光边霹雳飞,古柏身中龙死。

骇人心兮目眓瞁,顿人足兮神辟易。乍如沙场大战后,断枪橛箭皆狼藉。

又似深山朽石上,古病松枝挂铁锡。月兔笔天灶墨,斜凿黄金侧锉玉,珊瑚枝长大束束。

天马骄狞不可勒,东却西,南又北,倒又起,断复续。忽如鄂公喝住单雄信,秦王肩上bf著枣木槊。

怀素师怀素师,若不是星辰降瑞,即必是河岳孕灵。固宜须冷笑逸少,争得不心醉伯英。

天台古杉一千尺,崖崩劁折何峥嵘。或细微仙衣半拆金线垂。

或妍媚桃花半红公子醉。我恐山为墨兮磨海水,天与笔兮书大地,乃能略展狂僧意。

常恨与师不相识,一见此书空叹息。伊昔张渭任华叶季良,数子赠歌岂虚饰,所不足者浑未曾道著其神力。

石桥被烧烧良玉土不蚀,锥画沙兮印印泥。世人世人争得测,知师雄名在世间,明月清风有何极。

2,《元和圣德诗》唐代:韩愈皇帝即阼,物无违拒。曰旸而旸曰雨而雨。

维是元年有盗在夏。欲覆其州以踵近武。

皇帝曰嘻岂不在我。负鄙为艰纵则不可。

出师征之其众十旅。军其城下告以福祸。

腹败枝披不敢保聚。掷首陴外降幡夜竖。

疆外之险莫过蜀土。韦皋去镇刘辟守后。

血人于牙不肯吐口。开库啖士曰随所取。

汝张汝弓汝鼓汝鼓。汝为表书求我帅汝。

事始上闻在列咸怒。皇帝曰然嗟远士女。

苟附而安则且付与。读命于庭出节少府。

朝发京师夕至其部。辟喜谓党汝振而伍。

蜀可全有此不当受。万牛脔炙万瓮行酒。

以锦缠股以红帕首。有恇其凶有饵其诱。

其出穰穰队以万数。遂劫东川遂据城阻。

皇帝曰嗟其又可许。爰命崇文分卒禁御。

有安其驱无暴我野。日行三十徐壁其右。

辟党聚谋鹿头是守。崇文奉诏进退规矩。

战不贪杀擒不滥数。四方节度整兵顿马。

上章请讨俟命起坐。皇帝曰嘻无汝烦苦。

荆并洎梁在国门户。出师三千各选尔丑。

四军齐作殷其如阜。或拔其角或脱其距。

长驱洋洋无有龃龉。八月壬午辟弃城走。

载妻与妾包裹稚乳。是日崇文入处其宇。

分散逐捕搜原剔薮。辟穷见窘无地自处。

俯视大江不见洲渚。遂自颠倒若杵投臼。

取之江中枷脰械手。妇女累累啼哭拜叩。

来献阙下以告庙社。周示城市咸使观睹。

解脱挛索夹以砧斧。婉婉弱子赤立伛偻。

牵头曳足先断腰膂。次及其徒体骸撑拄。

末乃取辟骇汗如写。挥刀纷纭争刌脍脯。

优赏将吏扶珪缀组。帛堆其家粟塞其庾。

哀怜阵没廪给孤寡。赠官封墓周匝宏溥。

经战伐地宽免租簿。施令酬功急疾如火。

天地中间莫不顺序。幽恒青魏东尽海浦。

南至徐蔡区外杂虏。怛威赧德踧踖蹈舞。

掉弃兵革私习簋簠。来请来觐十百其耦。

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尔位训厥甿亩。

正月元日初见宗祖。躬执百礼登降拜俯。

荐于新宫视瞻梁梠.戚见容色,泪落入俎。侍祠之臣助我恻楚。

乃以上辛于郊用牡。除于国南鳞笋毛簴。

庐幕周施开揭磊砢.兽盾腾拏,圆坛帖妥。天兵四罗旗常婀娜。

驾龙十二鱼鱼雅雅。宵升于丘奠璧献斝。

众乐惊作轰豗融冶。紫焰嘘呵高灵下堕。

群星从坐错落侈哆。日君月妃焕赫婐vi.渎鬼濛鸿,岳祗嶪峨。

饫沃膻芗产祥降嘏。凤凰应奏舒翼自拊。

赤麟黄龙逶陀结纠。卿士庶人黄童白叟。

踊跃欢呀失喜噎欧。乾清坤夷境落褰举。

帝车回来日正当午。幸丹凤门大赦天下。

涤濯刬磢磨灭瑕垢。续功臣嗣拔贤任耇.孩养无告,仁滂施厚。

皇帝神圣通达今古。听聪视明一似尧禹。

生知法式动得理所。天锡皇帝为天下主。

并包畜养无异细钜。亿载万年敢有违者?皇帝俭勤,盥濯陶瓦。

斥遣浮华好此绨纻。敕戒四方侈则有咎。

天锡皇帝多麦与黍。无召水旱耗于雀鼠。

亿载万年有富无窭。皇帝正直别白善否。

擅命而狂既翦既去。尽逐群奸靡有遗侣。

天锡皇帝厖臣硕辅。博问遐观以置左右。

亿载万年无敢余侮。皇帝大孝慈祥悌友。

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

天锡皇帝与天齐寿。登兹太平无怠永久。

亿载万年为父为母。博士臣愈职是训诂。

作为歌诗以配吉甫。3,《古意》唐代:陈羽十三学绣罗衣裳,自怜红袖闻馨香。

人言此是嫁时服,含笑不刺双鸳鸯。郎年十九髭未生,拜官天下闻郎名。

车马骈阗贺门馆,自然不失为公卿。是时妾家犹未贫,兄弟出入双车轮。

繁华全盛两相敌,与郎年少为婚姻。郎家居近御沟水,豪门客尽蹑珠履。

雕盘酒器常不干,晓入中厨妾先起。姑嫜严肃有规矩,小姑娇憨意难取。

朝参暮拜白玉堂,绣衣著尽黄金缕。妾貌渐衰郎渐薄,时时强笑意索寞。

知郎本来无岁寒,几回掩泪看花落。妾年四十丝满头,郎年五。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