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动物要带个“老”字,有些动物带个“
作者:豆子来源:知乎
老”在老鼠、老虎这种词中,起初是有实际意义的,不是虚词。
虎这种动物在不被叫做“老虎”的情况下,则被称作“大虫”,与硕鼠同类。这里多说一句,评论区出现了多次这种评论:
本来不想在这种事上浪费口舌,奈何你来了个“呵呵”。
虎被称作大虫远远早于唐代。
东晋·干宝《搜神记》:
扶南王范寻养虎于山,有犯罪者,投与虎,不噬,乃宥之。故山名大虫亦名大灵。
况且即便是因为唐代避讳,整个唐朝都称呼虎为大虫,我说“虎这种动物,在不被叫做老虎的情况下,则被称作大虫”有任何错误吗?
I'mangry!
言归正传。
实际上这都是人们在遭遇惊吓时,对“大的”“苍老”的,“一看就很惊讶”的可怖动物的称呼,见过忽然爬过来一只超级大的老鼠,你就会明白这种感觉。
本身“大虫”和“老虎”都是在说身形很大的“虎”,而“老鼠”,则是在说成精的“鼠”。古人认为老鼠成精后化为蝙蝠,故而一开始是把蝙蝠称作老鼠的。大的鼠也被称作老鼠。
《方言》中:
蝙蝠自关东谓之伏翼,或谓之飞翼,或谓之老鼠。
《玄中记》曰:
百岁之鼠化为蝙蝠。
加“老”者,诧异其大也。
老鼠=硕鼠
老虎=大虫
老鹰=雄鹰
后来作为一类动物的统称,便不管是真老还是假老,真大还是假大了。譬如小老鼠,小老虎。
而带“子”字的,要分情况。狮子、豹子与“勺子”同类型,是为读来顺口。增加一种性质,构成双字,则不必加“子”,如雪豹、金狮、漏勺。
兔子、鸽子等,则是形容“小”的意思,你说没有猫子、狗子、猪子、鸡子,实际上这些词在很多地方都使用,但也会在心里知道其中有“小”的意思。同类词有蝇子、蚊子、蛾子、燕子。牛、马、驴、羊,本身就可以单用,如果一定要加,就加在驴身上,叫驴子。
如果是要形容一个功能or形象很像牛却又很小的东西怎么办呢?
窝拉牛子(蜗牛)
土牛子(华北谓独轮车)
牛子(东北谓米中小甲壳虫以及小鸡鸡)
这足以说明多数“子”的作用,显然“子”是很有意义的,嗯。注意以上均说的是动物,在其他类型的词汇中,“子”又有不同的意思,不能一概而论。
(问:小鸡鸡功能哪里像牛了?)
(答:钓鱼,是违法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