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道貌岸然成语典故

道貌岸然成语典故

发表时间:2024-07-27 21:03:09 来源:网友投稿

“道貌岸然”这个成语的典故出自于《庄子》的《外篇·大宗师》一章。

相传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名叫子鱼的学者,他很聪明,口才极好,人们都很尊敬他。但是子鱼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很喜欢表现自己的学问,总是在言谈之间流露出自己的才华。有一天子鱼和一位名叫光渠的学者一起去拜访大宗师老子,光渠说:“我对老子的学说还没有完全明白,还需要请教。”而子鱼则说:“我对老子的学说已经非常熟悉了,可以为你解释。”光渠听了很不高兴,认为子鱼很自负,于是就离开了。老子听了这件事,对子鱼说:“你的学问虽然很高,但是你的言行让人感到很矫情,一点也不谦虚,这样很容易让人看出你的虚伪。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体现在言行中,更体现在自己的内心。”

从此以后“道貌岸然”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那些外表装模作样,却内心虚伪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