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爬梯尺寸做法
楼梯依然保持着它的重要地位,其踏面宽、坡度等设置均对建筑使用者有着极大的影响,楼房爬梯尺寸做法具体如下:
坡度
楼梯的坡度是指楼梯段的坡度。它有两种表示方式:一种是斜面和水平面的比值;另一种就是斜面的垂直投影高度与斜面的水平投影长度之比。楼梯常见的坡度范围为20°~45°,其中30°左右较为通用,坡度小于20°时,应采用坡道形式。坡度大于45°时,则采用爬梯。
踏步尺寸
楼梯梯段是供人通行的,所以踏步尺寸与人有关,即踏面宽度与人的脚长和上下楼梯时脚与踏面接触状态有关。人的脚完全落在踏面上时,行走会舒适些。当踏面宽度过小时,人行走时脚跟部分悬空,行走就不方便。一般踏步面宽不宜小于24cm。
踢面高度的确定与踏面宽度有关,一般是踢面高度和踏面宽度之比决定楼梯坡度,另外踢面高度和踏面宽度之和要与人的跨步长度吻合。可按下列经验方式计算踏步尺寸:2h+b=60~62cm或h+b=45cm,式中,h为踏步踢面高度,b为踏步踢面宽度;
60~62cm表示一般人的步距。
当踏步尺寸较小时,可以采用加做踏口或使踢面倾斜的方式加宽踏面。踏口的调出尺寸为2~2.5cm,这个尺寸过大时不方便行走。
栏杆(或栏板)扶手高度
栏杆(或栏板)扶手高度是指踏面中心到扶手顶面的垂直距离。扶手高度的确定要考虑人们通行楼梯段时依着扶手的方便。一般室内扶手的高度取90cm;托幼建筑中扶手高度应适合儿童身材,扶手高度一般取60cm,但注意一定要在60cm处设一段扶手,90cm处仍应设扶手,此时楼梯为双道扶手。顶层平台的水平安全扶手高度应适当加高一些,一般不宜小于100cm。为防止儿童穿过栏杆空档而发生危险,栏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大于12cm。室外楼梯扶手高度也应适当加高一些,常取110cm。
楼梯段宽度
楼梯段是楼梯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供人们上下通行,所以楼梯的宽度必须满足上下人流及搬运物品的需要。楼梯段宽度的确定要考虑同时通过的人流及是否能通过尺寸较大的家具或设备等特殊需要。
一般楼梯段需考虑同时至少通过两股人流,即上行与下行在楼梯段中间相遇时能通过。根据人体尺度,每股人流宽度可考虑取55cm+(0~15cm),这里0~15cm是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楼梯段宽度和人流股数关系要处理恰当。楼梯两梯段的间隙并称楼梯井,楼梯井的宽度一般取5~20cm。
楼梯平台宽度
楼梯平台是楼梯段的连接,也供行人稍加休息。根据GB 50096—1999《住宅设计规范》(2003年版)的4.1.4条,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根据GB 50352—200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6.7.3条,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且不得小于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楼梯净空高度
为保证通行或搬运物件时不受影响,楼梯净高在平台过道处应大于2m,在楼梯段处应大于2.2m。在双跑楼梯中,当首层平台下做通道不能满足2m的净高要求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解决。
(1)增长底层第一梯段,形成级数不等的梯段,若采用此种方法需注意加大井深。
(2)楼梯段宽度及长度不变,降低梯间底层的室内地面标高,这种处理方法虽然梯段构建统一,但室内外地坪高差需满足使用要求。
(3)利用室内外高差做成不等跑梯段,满足楼梯净空要求,这种方法较为常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