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地质水井怎么挖
实现的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很少有水的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下半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以达到既坚固又能透水之目的,上半部采用挤浆法砌筑,以达到坚固形成整体之目的,再浇注与大口井口相吻合的上盖盖在大口井上,顺水流方向在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
为了使井内的水清澈无杂,在潜井的四壁及输水洞外侧加有反滤层,反滤层采用厚度为0.3米的碎石靠砌墙外侧铺设,在碎石外边也采用厚度为0.3米的石子或沙砾石进行铺设,外边再回填沙组成。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河内潜砂井不占用粮田及可开发利用的旱薄地,在河内挖掘使一河多用,由于砂导水系数大,因而富水性强,砂的空径大,空隙度大,空隙连通情况好,给水度大,产水量高。又由于潜砂井井口封闭,潜伏在河下,不影响泄洪,因而不易破坏和老化。
实施例根据用水情况在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顺水流方向为窄边,一般采用3~4米,横河流方向为井的长边,一般可取河的宽度,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墙基应伸入地基岩层0.5米,以保持稳定性,砌墙的下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使其达到既坚固又能透水的目的。上部1米采用挤浆法砌筑,使其坚固形成整体,墙砌至距河底面0.5米左右为止,再将类似于地下室的大口井采用现浇180#~200#钢筋混凝土上盖,厚度一般采用0.1~0.12米,井壁墙的尺寸为顶宽0.5米,底宽0.8~1.0米,墙内侧为直边,顺水流方向在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截水墙伸入河底不透水层以下0.5米,粘土截水墙顶宽1~1.5米,上、下游边坡均为1∶0.3;潜井的四壁输水洞部位外,加做反滤层,使水经过滤后进入潜井,反滤层采用厚度为0.3米的碎石靠砌墙外侧铺设,在碎石外边采用厚度为0.3米的石子或砂砾石进行铺设,外边再回填砂,潜砂井顶盖埋伏在河底以下0.5米左右,以满足防冲、行洪、防冻要求。为了使潜砂井的水得到利用,在河堤上建一个泵站,根据需要,在井与泵站之间修建输水暗洞输水暗洞通向泵站竖井,水泵通过竖井提水,竖井和输入洞兼做潜砂井的检查通道,当井水位很低时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竖井和输水洞到潜井中检修。
权利要求
1.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很少有水的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下半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以达到既坚固又能透水之目的,上半部采用挤浆法砌筑,以达到坚固形成整体之目的,再浇注与大口井口吻合的上盖盖在大口井上,顺水流方向在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潜井的四壁及输水洞外侧加有反滤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滤层采用厚度为0.3米的碎石靠砌墙外侧辅设,在碎石外边采用厚度为0.3米的石子或砂砾石进行辅设,外边再回填砂组成。
一种挖掘河内潜砂井的方法,在河内开挖大井,挖至河底岩基,再将井的四壁用坚硬且不易风化的石料砌筑,下半部采用抹浆砌墙法,上半部采用挤浆法砌筑,上盖进行封闭,在顺水流方向井的下游且靠近井筑一道粘土截水墙进行截潜流,四壁输水洞加有反滤层,因而在一般年份内不干枯,富水性强,不易破坏和老化,可广泛应用干旱缺水区的中小河道挖掘潜砂井之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