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铜器的铸造方法

铜器的铸造方法

发表时间:2024-07-27 22:11:52 来源:网友投稿

一.模范法

简而言之模范法就是先用陶泥做出“模”(想要铸造的青铜器的样子,也就是青铜器的草稿),“范”(将泥土敷在模上,脱出用来形成铸件外轮廓的组成部分)和“芯”(体积与容器内腔相当的范)。而后将范和芯组合起来,范、芯之间的空腔就形成了所要铸造器物的形体,再将熔化的青铜液浇注进空腔里,经过冷却侯,分离陶范,修整等步骤,呈现出的就是最后的青铜器了。如果需要在器物上制作出纹饰,那么还是需要首先在模上就做出纹饰来,这样才能让范上出现镜像式的纹饰,有时候若纹饰要求非常精细,还需要直接在范上进行精加工。由于铸好铜器后陶范就被打碎拆除,所以陶范大多是一次性的。

在模范法中因为器型简单可以一次性浇注整体成型的为浑铸法,比如一些简单的剑、戈、矛等武器,因为造型复杂需要制作多组范分别铸造后再连接成型(用拼铸法或焊接法)的为分铸法。

二.失蜡法

失蜡法的原理也非常简单,采用易融化且便于塑形的材质,如蜂蜡,动物油脂(牛油、羊油等)或松香等制成欲铸器物的蜡模,随后在蜡模表面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形成泥壳,再涂上耐火材料。加热烘烤熔点低的蜡模融化流出,形成空腔。往腔内浇注青铜液,凝固后打碎外范即可得到光洁细密而又精巧的铸件。这种方法在现代金属成形工艺中仍被广泛应用,称为熔模精密铸造。

失蜡法的历史悠久,公元前3000年的西亚就已有了失蜡法铸造的乐器装饰物(乌尔王陵七弦琴之兽首),公元前2000年至1780年的埃及也有失蜡法铸造的人像(《古代世界史前时代铜与青铜冶金术的笔记》H.H.Goghlai),但在中国关于失蜡工艺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禄集》,随后是明代的《开工天物》。一些早期的青铜器,纹饰非常繁复,所以有的学者认为可能使用了失蜡法,但也有人持反对意见。所以失蜡法在中国究竟何时起源,还有待将来更多的考古材料来解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