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风缸与制动缸有什么区别
自动空气制动机在每辆车上多一个三通阀,一个副风缸。“三通”者,一通列车管,二通副风缸,三通制动缸。
当制动阀手柄置于缓解位Ⅲ时,总风缸的风经制动阀进到列车管(充风增压),并进入三通阀,将其中的(主)活塞推至右极端(缓解位)并经三通阀活塞套上部的“充气沟”进入副风缸。此时制动缸经三通阀(缓解槽和排气孔)通大气。如制动缸原来在制动状态则可得到缓解。
当制动阀手柄置于制动位Ⅰ时,列车管经制动阀通大气(排风减压),副风缸的风压将三通阀(主)活塞推向左极端(制动位),从而打开了三通阀上通往制缸的孔路,使副风缸的风可通往制动缸,产生制动作用。
当制动阀手柄置于保压位Ⅱ时,列车管既不通总风缸也不通大气,列车管空气强保持不变。此时副风缸仍继续向制动缸供风,副风缸空气压强仍在下降。当副风缸的空气压强降至列车管空气压强略低时,列车管风压会将三通阀
(主)活塞向右反推至中间位置(中立位或保压位),刚好使三通阀通制动缸的孔被关闭(遮断),副风缸停止向制动缸供风,副风缸空气压强不再下降,
处于保压状态,制动缸空气压强不再上升,也处于保压状态。如在制动缸升压过程中将手柄反复置于制动位和保压位,则制动缸空气压强变可分阶段上升,即实现阶段制动。
但是如果在制动缸降压过程中将制动阀手柄由缓解位移至保压位,则列车管和副风缸虽能停止充风增压,三通阀(主)活塞都仍停留在右极端(缓解位),制动缸的风仍继续排向大气,
直至完全缓解。制动阀手柄反复在缓解位和保压位之间移动,只能使列车管和副风缸的风压呈阶段式上升,都不能使制动缸实现阶段缓解,即只能实现“一次彻底缓解”,又称“轻易缓解”。
由此可见自动式空气制动机的特点是列车管排气(减压)时制动缸充气(增压),发生缓解。优点是当列车发生分离事故,制动软管被拉断时,列车管风将急剧下降,三通阀(主)活塞将自动而迅速地左移到制动位,
由于各车都有副风缸分别向制动缸供风,制动缸动作较快,故列而且列车前后部开始制动作用的时间表差小,即制动和缓解的一致性较好,适用于编组较长的列车。所以在世界各国(包括中国)铁路上得到最广级最持久的应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