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怎么泄洪
一、分泄式
水库坝址在河道上,或大坝下游有天然的河滩、洼地等,有天然条件可利用的区域,且该区域洪水涨落平缓,或为季节性洪水时,可采用底孔式泄洪方式。如下游河滩已辟为农田或耕地,则宜采用坝下式泄洪;如河道及河床有障碍物、淤积物,则宜采用坝后式泄洪。坝后式泄洪是在坝体后开宽平台或铺盖作为泄流面,当洪水涨落较快、水涨较大时,可采用坝后式泄洪。坝后式泄洪的优点是对大坝上游河道影响小;缺点是对下游河滩、耕地、道路等会造成一定影响。
二、分洪式
分洪闸式泄洪是水库在遭遇洪水时,为方便泄洪,在水库大坝下游适当的地方修建闸孔,当大坝遭遇洪水时,闸孔全部打开,分洪闸闸门开到最大,通过分洪闸将洪水分到下游河道中去。
分洪闸式泄洪一般在水库的下游河道上修建,如遇洪水时,首先关闭闸门,以降低水位,便于泄洪。
如果水库下游有重要建筑物和人口密集区时,为了保护建筑物和人口安全,一般采用坝后式泄洪。坝后式泄洪是水库在遭遇洪水时为保证大坝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种措施。
三、泄冰式
冰盖是在寒冷季节,水库下游河道上因气温下降而形成的冰层。冰的体积随季节、温度变化,所以冰盖对水库大坝安全造成威胁。水库大坝在冬季开闸泄冰,可以利用坝后较宽的河道,将较多的冰凌下泄至下游河道,有利于防止冰凌堵塞坝前河道或使下游河道因冰封而发生断流。
四、坝后式
坝后式泄洪是指在水库大坝下游设立专门的泄洪设施,用以降低坝体上游的洪峰水位,使其不影响大坝的安全,并且也不会影响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坝后式泄洪根据下泄方式可分为底孔式和坝后式。底孔式泄洪是在坝后设立一条较短的泄水洞,通过该泄水洞直接从下游将洪水引入水库。坝后式泄洪则是在坝体上修建溢洪道,通过溢洪道进行泄水。
坝后式泄洪适用于水库下游人口比较集中,且下游河流有较大的防洪压力,以及坝后河床覆盖层较厚、无岸坡等情况。通过在水库大坝下游设置专门的泄水洞,可以将洪水引入水库中,再通过溢洪道进行泄洪,可减少对水库下游居民的影响。
五、坝下式
坝下式泄洪是指大坝下游不设泄洪坝段,仅在坝体或溢洪道设置泄水洞,或在坝顶设置溢洪道。这种泄洪方式在现代大型水库中应用较少。
1、坝下式泄洪,在上游修建了溢洪道,在溢洪道设置了泄水洞,或者溢洪道与溢洪道通过坝顶相连,这种泄洪方式一般适用于枢纽工程不大、下游地形较低、河道比降较小的情况。
2、坝下式泄洪,也可以采用闸墩式泄水孔,这种泄水孔是开敞式的,它适用于枢纽工程规模较大,河道比较大的情况。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