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冻了什么后果
混凝土冻坏后如不及时处理,轻则影响装修,重的会出现严重的质量事故。
当大气气温低于零度,温度降至0℃时,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湿度降至-2~-4℃,混凝土内的水开始结冰,水结冰后体积约膨胀8~9%,在强度较低的混凝土内部产生冰晶应力,使水泥石结构产生微裂缝,也减弱了水泥与骨料、钢筋间的粘结力,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受冻的混凝土解冻后其强度虽然继续增长,但已不能达到原设计的级别。试验证明混凝土遭受冻结其后期抗压强度降低的数值,与受冻时其强度的高低直接有关。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冻临界强度再受冻,混凝土后期强度降低不超过5%,危害较小。所以混凝土冬季施工时,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不允许受冻。
扩展资料:
国内外对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论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认为,冬季施工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1、剥落脱皮是由于冻融引起的混凝土表面材料的损伤;2内部损伤是表面没有可见效应而在混凝土内部产生的损害,它导致混凝土性质改变(如动弹性模量降低)。至于新拌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后则会导致混凝土冻胀破坏。
对于常年负温期为130d左右的地区,防治混凝土受冻害损伤在冬季施工中具有重大意义。当混凝土工程进入冬季施工时,只要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浇筑混凝土早期浸冻,使外露混凝土与冬季气温保持较小温差,也会取得象在天暖施工时的效果。
冬季施工采取的措施一般包括:调整配合比方法(选择适当品种的水泥、合理降低水灰比、掺用引气剂)、外部加热法、蓄热法、掺家抗冻外加剂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