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人的边缘效应

人的边缘效应

发表时间:2024-07-27 23:03:57 来源:网友投稿

应该是边界效应。

“边界效应”由西方心理学家德克·德·琼治提出,指人们喜爱逗留在区域的边缘,而区域开敞的中间地带是最后的选择。区域的边缘象征两个地方的交接,人作为个体处于中间距离,与两个地方不远也不近,这能很好反映人对交往距离的要求——安全。

从人的心理出发,人类容易对异质的东西发生兴趣,而对于同质的东西产生厌倦和腻烦。例如对于一块场地来说人们往往更多关注的是场地边缘的特征,而不是场地的中央,人的活动也多集中于场地的边缘。这也是为什么在公园的设计中,设计者往往将休息设施设在场地的边界。德克·德·琼治认为,身处边界区域既能看清周围的一切,又可以较少暴露自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安全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人们在公众场合时,尽量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意味着减少发生冲突的可能,满足了与他人保持距离的安全感需求。比如在地铁里靠边坐,要比坐在两人中间减少了与一个人的肢体接触,让人觉得自在、安全一些。开会时靠边坐,远离主位上的领导,可以弱化内心被监督的感觉,减少被点名提问的可能性。喜欢靠门坐的人,潜意识中多半有逃离会场的想法。餐厅吃饭找角落,一方面不用担心谈话被人听到,保护隐私;另一方面能观察周围人的举动,也让人感到安全和踏实。

“边界效应”表达了人的三个交往心理需求:

(1)在交往前,人本能地透过观察掌握环境资讯,作出合适的判断和选择——哪些人能成为成功的交往物件。

(2)人在需要交往同时需要个人空间领域。相对于中间四周都是空间的环境,边界是个半开放空间,人可以在其中进行观察的同时隐藏自己——保留自己的空间领域,减少暴露。

(3)人在交往时需要与他人保持人际距离。站在边界比站在中心要更容易离开区域。同理在交往中如果由于对方太过接近自己而产生不安,在边界能够方便人重新拉开与对方的距离。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想要提升人际关系,大概应该在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两个陌生人想要建立信任关系,需要在认识之初增加接触频率和层次,如果最初无法建立这种信任关系,之后也很难建立起信任关系。

(2)改变两个人之间关系需要关注两者边界,关系的改变往往不是从相同或相似之处开始,而是从截然不同的地方开始产生变化,从而改变关系。

(3)只要在两个人的关系边界予以重点关注,就可以维持两者关系产生变化,所以找到两者关系的边界对于维持两者关系格外重要。

所有的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需要努力经营的,人际关系中能让他人在与我们的交际中感觉到舒服,就是人际高手。人际关系是决定我们能否在社会中快乐生存的一种保障,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人际边界,与其他不同人交际的边界也各有不同,确定自己与他人的人际边界,了解他人的人际边界,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与人交际,让彼此之间的交流良好,有序,在边界外友好的进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