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目录号编排方法
5. 档号的编制方法
5.1 全宗号的编制方法
全宗号用四位代码标识。其中第一位用汉语拼音字母标识全宗属性,后三位用阿拉伯数字标识某一属类全宗的顺序号。
全宗号的格式是: times; times;times;times;
全宗属类代码 全宗顺序号
5.1.1 全宗属类代码的编制方法
5.1.1.1 在一个档案馆内,全宗属类代码不应重复。
5.1.1.2 全宗属性单一的档案馆可以"0"作属类代码。
例一:某省档案馆藏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档案第13号全宗,标识为:"X013"。
例二:某市档案馆藏旧政权档案第4号全宗,标识为:"J004"。
例三:某县档案馆藏建国后档案第127号全宗,标识为"0127"。
例四:河北省档案馆藏原热河省第123号全宗,可识标为"R123"。
例五:四川省档案馆藏已撤销的川东行署003号全宗,可标识为"D003"。例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清档案第74号全宗,标识为"0074""
5.1.2 全宗顺序号的编制方法
5.1.2.1 全宗属类的各个全宗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
5.1.2.2 在一个属类内不应有重复的全宗顺序号。
5.2 案卷目录号的编制方法
案卷目录号以三位阿伯数字标识。
5.2.1 案卷目录号应根据全宗内档案整理状况设置,可按不同时间,不同组织机构,不同保管期限,不同专题或不同载体形态设置案卷目录号。
5.2.2 每一案卷目录所含案卷数量一般以三位数为宜。即,案卷目录内案卷数量不足100时,一般不另立案卷目录,亦不另编案卷目录号;案卷数量超过1000时,一般应另立案卷目录,并另编案卷目录号。
5.2.3 在一个全宗内不应有重复的案卷目录号。
5.3 类别号的编制方法
5.3.1 类别号由汉字、汉语拼音字母或阿拉伯数字组成的代码标识。
5.3.2 不同级位的类别之间可用间隔符"?"分开。不产生误解时,可省略间隔符。类别号一般不应超过三级。
5.3.3 在一个档案馆(室)内或一个全宗内,不应有重复的类别号。
5.4 项目号的编制方法
项目号引用有关管理部门编制的项目代号。
5.5 案卷号的编制方法
5.5.1 案卷号用三位阿拉伯数字标识。
5.5.2 目录内的案卷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5.5.3 每一案卷目录内的全部案卷只应编一个流水顺序号。如一个目录出现两个以上(含两个)案卷流水顺序号时应重新编案卷号或分设案卷目录;如一个案卷流水顺序号分登两个以上(含两个)案卷目录时应合并为一个目录号或目录分编相应数目的案卷流水号。
5.6 件号的编制方法
5.6.1 不装订的案卷,卷内文件必须单件装订编号。
5.6.2 件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5.6.3 卷内文件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5.6.4 件号前必须同时列写案卷号及其以前各号。
5.7 页(张)号的编制方法。
5.7.1 页(张)号用阿拉伯数字标识。
5.7.2 卷内文件各(页)张按排列次序流水编号,不应有空号。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