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监控中视频编码分辨率是如何选择的

监控中视频编码分辨率是如何选择的

发表时间:2024-07-27 23:30:59 来源:网友投稿

在监控系统中,摄像机的编码格式和分辨率是两个重要的参数指标,选择了合适的就可以节省硬盘存储空间,延长录像时间,简单介绍一下。

摄像机分辨率的选择

摄像机的分辨率:是单位长度内包含的像素点的数量。在一个固定的平面内,分辨率越高,意味着可使用的点数越多,图像越细致。监控摄像机常见的分辨率是:4K分辨率数值 4096 × 2160、3840*2160;

3840*2160≈800W;3072*2048≈600W;

2560*1920≈500W;2560*1440≈400w;

2048*1536≈300W;1920*1080≈200W 1080P;1600*1200≈200W ,现在主流的监控分辨率都是200W-500W,部分高清的摄像机会采用800W的分辨率。

摄像机编码格式的选择

视频编码格式:是通过特定的压缩技术,将某个视频格式的文件转换成另一种视频格式文件的方式。摄像机常见的编码格式有H.264、H.265、H.265+、Smart264、Smart265 等,H.265+、Smart 265为智能编码格式,开启后,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比H.264编码使用更低的码率。智能编码可以根据动态场景调节编码的码率,Smart265相比H.264在720p分辨率下相比降低30%~40%,在1080p分辨率下相比降低40%~50%,在超高清分辨率下相比降低50%~60%。码率降低了有什么好处呢?码率降低了,占用的录像空间就小了,所以同样的硬盘容量能录录像时间更久;同时摄像机的带宽小了,同样的交换机上就可以接更多的摄像机。

若接入的摄像机支持H.265编码,则视频编码可支持H.264 和H.265,建议选择H265;若接入的摄像机仅支持H.264,则不能接入H.265的摄像机。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指正交流,如果觉得有道理,请随手点个赞再走吧!

关注智能化视野,分享更多知识,分享越多,收获越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