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式里弄有什么特点
新式里弄住宅是在旧式石库门住宅的基础上改良发展而来,比较适应当时中上层阶层的需要。
上海境内最早出现的新式里弄住宅,是1920年由中国营造公司建造的亚尔培坊(今陕西南路582弄),共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楼房39幢、4层楼房4幢。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四明银行、中国实业银行、浙江兴业银行、金城银行等金融资本的大量投资推动下,形成了境内新式里弄建设的全盛时期。
大德里、大福里、信德里、合群坊、兴业里、树德坊等都在这一时期建造。
抗战时期随着租界人口增加,新式里弄进一步发展,建筑质量也有提高。如碧梧村、复兴新村、愉园、琪美新村、大同新村、春芬别墅、高安新村、茂龄别墅等,已无石库门的痕迹。
从外观造型、庭园绿化,到内部装饰,都日趋洋化,水电卫生设施已基本普及,少数还安装上煤气和暖气设备。
解放后新式里弄大都保存,基本上维持原状。
新式里弄脱胎于后期石库门里弄,以铜铁栅栏门代替 "石库门",为争取良好的日照与通风,围墙高度被大大降低或用低矮栅栏代替,封闭的天井变成了开敞式的小花园。
建筑空间形态由封闭转向开放,建筑形式以西洋装饰为主,很少采用中国传统形式。
新式里弄大多为3层,少数为2层,也有假3层、假4层的。开间有单开间、间半式及两开间。
新式里弄着眼于体现新的生活时尚,反映新的价值观念。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良好的朝向、间距、通风、隔声等成为新式里弄空间布局的基本要求。
同时在室内还力求配置方便生活的卫生设备和煤气炉灶,有的还附设有汽车库,极力反映城市中产阶级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品位。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