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徐氏来源
徐姓源于古徐国。相传虞舜时伯益和夏禹同为舜臣,夏禹奉命治水,伯益辅助夏禹治水有功。禹登基后封伯益之子若木于徐(今安徽泗县一带),建立徐国。其后历夏、商、周三代,徐国都是诸候国之一。至西周穆王时,徐国之君徐偃王在位,行仁义,结众心,颇得百姓拥护,四周36个国家都派人向他朝贡。后来他曾举兵进攻周朝都城,被周穆王打败后,在彭城(今江苏徐州)一带山中隐居下来。周穆王封他的子孙为徐子,继续管理徐国。此后徐国一直延续到公元前512年才被吴国灭掉。亡国后徐国王室和黎民百姓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作徐姓。
徐姓得姓后在发展中以山东兖州东南的一支人口最多、影响最大。因这个地方古属东海郡,故后世徐姓人多称“系承伯益,望出东海”。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徐姓名列第11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1.66%,分布很广,而以江苏、广东、浙江、四川、山东、江西、安徽等省为多,这7省徐姓约占全国汉族徐姓人口的65%。在清远徐姓排居第35位;
3.1万人,分布以清新、英德、佛冈为多。
徐氏进入清远,最早的一支约在宋元之交。南宋时期徐东路(据说为东汉名士徐稚之后)自赣入粤,择居南雄珠玑巷牛田村,为该支徐氏入粤始祖。东路生光顺光顺生泽江、泽润二子。时已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进,宋廷危在旦夕。徐氏兄弟商议后作出应变对策:老二泽润举家迁番禺避难,老大暂留南雄守着祖业,而令其四子分迁各处避难。嗣后泽江长子迁居三水,次子迁居南海,三子迁居花县,四子迁居清远。其四子名以信,至清远后择居三坑湴塘兴家立业,成为清远县徐氏始祖。后裔衍居三坑、山塘、太和等地,逾4000丁口。迁往番禺的泽润一家,又派衍增城、从化。至泽润五世孙中,有个叫景禄的人又由从化移居今佛冈龙山车步村。尔后泽润六世孙永俊由从化迁居今佛冈龙山乐格村,永和由从化迁居今佛冈水头西田村,其时已到明代。他们的后裔散布佛冈各地,至今发展到5000多丁口。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佛冈水头徐氏又分出一支迁居今清新太平,后裔散布太平马岳、杨星等地,发展至今,逾2000丁口。清城源潭徐氏,先祖亦由从化迁来,现有近千人口。据查考清新、佛冈、清城3地的徐姓人,多为入粤始祖东路公的后裔,总人口占居全市徐姓人口之半,为当今清远徐氏族群中的最大支派。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