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夏天怎么造冰
一、选址筑坑
寻找制冰场地是第一步,一个合适的地点必须具备以下要求:北面有高山挡风,不受阳光照射;在冰层下有一定的积水,冰层要厚而坚实,最好是千年冰层;冰坑的底部要铺上一层麦秸草和稻糠,以避免冰层受损。
二、收集天然冰
在每年的三、四月天气暖和的时候,天然冰开始融化。寻找冰坑最佳时间,这个时间一般是在夏季酷暑的时候。这时山林中的冰块会逐渐融化,山上的溪流也会变得很冷,这是最好的收集天然冰的时候。古人使用绳子、镜子、斧子等工具将天然冰砍成一块块。去往冰坑途中,古人还会用草席、菜叶、麻袋等包裹冰块,以免冰块融化。
三、冰块的排列
当天然冰块收集足够多时,古人便开始在冰坑中排列冰块。首先在冰坑的底部铺上一层麦秸草和稻糠,然后在上面排列天然冰块。冰块要紧密而平整排列,相邻的冰块要夹上干草,防止空气流通,失去冷量。在整个冰层已经铺好后,最后再用麻袋或岩石压实,以一个相对平坦的表面完成冰坑的建设。
四、封闭冰坑
为了避免冰坑中的冰过早的融化,需要封闭冰坑。古人使用了多种方法来封闭冰坑:用树皮或者干草垫在冰坑边缘,然后再用泥土或者木板密封住;也有的用石头垒成圆形墙体,再用黏土封好,圆形墙体的顶部留一个口,利于通风和取冰。最终封闭好后,消耗时间三到四天,冰坑内的位于表面以下的水分也逐渐凝结成为冰块。
五、取冰
冬天来临时即可打开冰坑。取冰的时候要保持冰坑的干燥和冰块的完整。古人通常使用锯子、凿子、镐等工具将冰块打碎,再用麻袋装入精心挑选的冰窖中或者运回家中使用。正所谓“冰清玉洁,透亮如玻璃,”这样的冰块不仅能作为食品保鲜,也是古人夏季的重要消暑之物。
综上所述古人的制冰方法主要是依靠天然冰的收集和保藏。虽然制冰过程艰辛,但古人在数量和品质上的冰块却与现代的制冰技术相当。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