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汉代丝绸之路既是贸易之路又是文化交流之路
从汉代开始开通的丝绸之路,并不仅仅在中西方的国家间运送丝绸,而是从各方面促进了中西文化的广泛交流,成为古代中国连接东西文化的主要动脉。
丝绸之路从西方带到中国的文化,最为突出的是宗教。佛教自西汉哀帝时传入中国,逐渐发展,在隋唐达到鼎盛,丝绸之路功不可没。唐高僧如玄奘等人沿丝绸之路前往天竺取经、讲学,带回印度佛经657部;义净等人沿海路去往天竺,带回佛经400部。与此同时天竺僧人也纷纷赴华交流、讲学。这些都促进了佛教在亚洲东部的传播发展。
正如佛教最初是外来物,许多我们习以为常,以为自古皆然的物产,实际上最初也是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譬如葡萄就是张骞通西域时带回的,还有苜蓿。
以“胡”或“海”字命名的作物十有八九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例如胡桃(核桃)、胡瓜(黄瓜)、胡椒、胡豆、胡芹、海椒等等。
菠菜在唐朝时也被称为“波斯草”,它原产自波斯,唐初时由泥婆罗进贡给唐朝。还有欧洲的一种球茎甘蓝,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另外还有菩提树、莲花、水仙、郁金香、石榴等等。据说甜菜也是唐朝时从波斯或者黑衣大食传入中国。这些植物最初跨越千山万水来到我们的土地,悄无声息地丰富、滋润着这片土地上的生活,千百年来,与这里融为一体。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的确,但我们也应感谢这些曾不远千里赶来的美好馈赠。
古中国诸多技术在当时均居世界前列,物产的丰富,经过丝绸之路西传,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显著的就是丝绸,中西贸易交流之路以“丝绸”命名足以显其重要性。中国丝织品西传自先秦时期就开始了,后来成为丝绸之路最主要的商品——甚至丝绸之路最初重要作用就是运输中国的丝绸。在西方诸国中国丝绸与瓷器一起成为东方强盛文明的代名词,风靡各地。甚至各国元首和贵族将拥有中国丝绸和瓷器视为荣耀的象征。在距离遥远的西方,人们最初正是通过昂贵精美的丝绸和瓷器来构建中国或者说整个东方的美好形象。这种美好也支撑着他们积极与东方交流贸易。
丝绸贸易如此兴盛,但蚕桑丝织技术却在千年后才开始传入西方诸国。汉代时蚕桑法通过丝绸之路传入西域于阗国,此后西域的丝织业逐渐发展,出现西域“胡锦”。后来蚕桑技术又从西域传入拜占庭和波斯,本土的丝织业出现并发展。各地产出的花样各异的胡锦也作为贸易物品四处流传,也刺激中国生产样式类似“胡锦”的丝织品销往西方。总而言之中国的丝绸文化随着丝绸贸易在沿线各国开花结果。与丝绸并称的瓷器也对世界各地影响极大,中国的瓷器制作法沿丝绸之路传入各国,也形成了世界性的瓷器文化,甚至遥远的北非都受其影响。产自中国的樟脑也和瓷器一样珍贵。
另外中国的造纸、印刷、火药、指南针、漆器、铸铁、冶炼、建筑技术无一不沿丝绸之路产生世界性影响。中国的作物如谷子、高粱等,还有曲辕犁等农业生产技术也传入西方,帮助人们对抗饥荒。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内居于世界前列的中国药学,中国积极收集海外药物的同时向印度、波斯、阿拉伯和欧洲等地输出药学,造福世界各地。毫不夸张地说,当时中国的存在对西方各国至关重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