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学习过程哪五个阶段
第一档为放任阶段。顾名思义学生对学习并不关心,出于放任的状态。在这个阶段的同学,一般在成绩单的下部;上课效率极低,有大部分时间在睡觉,作业的完成看心情;言语谈吐皆为他物,并不关心学习;可能会和他人攀比,但视之如过眼云烟。
学生处于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可能是中考的侥幸,可能是外物的迷惑,也可能是家庭的客观因素。出于这个阶段的同学占少数,但仍然存在。该阶段并不存在瓶颈,因为如果想提升,就萌发了学习的愿望,也就自动脱离了这一阶段。
第二档为微力阶段。何谓微力?是指学生在意学习,但是仍然不能全力以赴,只是空有一份热忱。在这个阶段的同学,成绩处于榜单中后及下部;听课看心情,作业有时认真完成,有时只是应付作业;言语间有学习的志向,但是并不愿付出的努力;渴望与他人攀比,但往往备受打击。
在第二阶段这位同学刚刚从放任阶段中脱离,仍带有放任阶段的随意性。第二阶段的下部说白了只是有志向的放任阶段。同学在微力阶段需要挣扎一段时间,努力克服自己,进一步提升自己。微力阶段的瓶颈便是,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但却不能提高。正是因为同学只有志向,微有努力。如果能克服假努力,战胜自我,就能够突破瓶颈。
第三档为小有阶段。小有意为小有成就。指的是学生摆脱了微力阶段,掌握了一些知识,小有成就以后的状态。这些同学通常成绩中等;听课开始认真,作业也开始认真完成;其言语常常夸耀自己,觉得自己已经“学富五车”了;急于和他人攀比,尽管常常败下阵来,但一旦抓住优势便无限放大以安慰自己。
在这一阶段同学已经掌握了知识,并且建立了一套体系(尽管漏洞百出)。同学会觉得自己突然掌握了很多知识,定能够立于不败之地。但实际上知识性的漏洞还有很多。在这一阶段的瓶颈通常是认为自己已经学够了,并不想继续努力;也可能是觉得明明自己懂得这么多,却还是不能提高成绩。突破这一瓶颈的最重要原则就是踏实下心。静下心来来发现自己体系中的不足与漏洞,弥补与提高,才能突破。
第四档为焦虑阶段。焦虑指的是学生对自己的成绩,未来与梦想焦虑。这里的学生成绩偏上;上课会有选择性的听,作业有选择性的做,主要针对自己的薄弱与漏洞;会主动请教他人,并且也乐意为他人解有时攀比,但是攀比后会更加焦虑。
这一阶段的焦虑主要是自身的压力引起的。学生通常有较高的梦想,而现实并不能支撑这个梦想,因之出现焦虑。一旦有一点不如人,焦虑就会被放大。在这一阶段的瓶颈有两点,一是焦虑过大引起的影响,二是知识体系的极限。焦虑过大会导致学习急于求成而失败,而知识体系的极限,是课本老师讲的东西已经吸收到了极限。进一步的提高需要自身更加有计划性和自发性,并且掌握合适的消除压力与焦虑的手段。
最后一档便是有余阶段。取自“游刃必有余”之意。知识体系已经超越常人,知识量空前的大,能对付各类考试。这些同学是班里的尖子,是尖子中的尖子;上课通常不管老师,作业通常写自己的;言语各异,有人沉默寡言,有人广为交际;一些人爱好攀比,并且享受带来的优越感。
在这一阶段的同学已经不必担心高考的压力,他对自己的人生与学习都这有明确的规划和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个阶段可以说是学习状态的终极阶段,继续学习就是为了不断扩充知识。在这一阶段中,求知欲已经成为学习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