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甫洛夫和斯金纳区别
巴甫洛夫与斯金纳是教育心理学中学习理论章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的重要考查人物,考查时多以客观题形式进行。二者虽同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流派,但是理论内容却截然不同。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巴普洛夫与斯金纳的对比分析。
1.理论名称不同:巴甫洛夫的理论为“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理论为“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实验不同:巴甫洛夫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实验”或者“狗进食的摇铃实验”进行的研究,斯金纳是通过“迷箱实验”进行的研究。
3.研究的行为对象不同。巴甫洛夫研究对象为“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主要指的是由特定刺激所引起的行为。
而斯金纳研究对象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与任何特定刺激相联系,是有机体自发作出的随意反应。
4.关于学习的观点不同。巴甫洛夫所研究的学习是条件反射如何建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提出的基本规律,即获得与消退,泛化与分化。关于基本规律的考查比较多,且多为理解性的考查。
斯金纳认为学习实质上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其基本规律为:强化、惩罚、消退。关于斯金纳理论基本规律的考查在行为主义中频率非常高,尤其是理解性的考查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我们重点突破。
5.在加涅的学习水平的分类中相关的学习类型不一样。加涅的学习水平分类有八种学习,即: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
巴甫洛夫所研究的经典性条件反射属于信号学习,是一种最简单的学习,即学习对某种信号作出某种反应。
斯金纳所研究的操作性条件反射属于刺激—反应学习,强化在该类学习中起非常关键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