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河豚为什么会有毒

河豚为什么会有毒

发表时间:2024-07-28 02:50:27 来源:网友投稿

科学家发现河豚毒素是河豚鱼吃了含有河豚毒素的海洋藻类,并且通过自身的转化而存在于体内。本来是有毒的河豚,如果将它的幼苗弄到池塘进行人工饲养,它就能失去毒性。但是如果给它喂食含有河豚毒素的饵料,它就会毒化,从而重新产生河豚毒素。河豚毒素的产生,除了与河豚饵料密切相关,还与河豚本身对毒素的接受机制有关。在同一海域虽然大量生长着含有河豚毒素的海藻,但是有的河豚吃它,而有的河豚则不吃它,所以就出现含毒河豚与不含毒河豚的差异。

河豚毒素是细胞膜钠离子通道选择性阻断剂。细胞膜钠离子通道的阻断,导致细胞膜去极化,从而特异性地干扰了神经一肌肉的传导过程。体外实验证明,河豚毒素对细胞膜上某些部位有非常强的亲和力,即使是非常稀的溶液(10–8M),细胞膜表面上每平方微米仅吸附几十分子,就可以完全暂时性中断钠离子流透入细胞膜,而钠离子流对神经一肌肉兴奋是必须的,但是稳定状态的钾离子流(它对静止状态的膜是重要的)则完全不受影响。有证据说明河豚毒素的胍基对阻断钠离子通道起决定性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