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变形和热变形对力学性能的影响
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是在室温下)进行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为冷变形加工。 通常把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塑性成形加工称之为热变形加工,如热锻、热轧和热挤压等。 (1)冷塑性变形后金属组织的特点. 1)晶粒变形 随着塑性变形变形量的增加,可以看到金属内部的晶粒沿变形方向被压扁或拉长。
2)位错密度增加和晶粒碎化 未变形的晶粒内通常已存在一定数量的位错,并通过部分位错的特定排列构成亚晶界。 3)形变织构 (2)冷塑性变形后金属力学性能的变化 1)各向异性 纤维组织的形成和形变织构的出现,均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这对于塑性成形加工是不利的。 2)冷变形强化 随着塑性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而塑性明显下降,这一现象称为冷变形强化,也称加工硬化。 3)产生残余内应力 由于金属塑性变形中存在不同层次和不同程度的变形不均匀性,使金属在变形后形成宏观范围和微观区域(如晶粒内部或晶粒之间)的多种残余内应力。 热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热变形加工能消除铸态金属的某些缺陷,如使气孔、缩松焊合,使粗大的柱状晶粒或树枝晶破碎并再结晶成为均匀的等轴晶,改善第二相的形态与分布,减小成分偏析等,从而使金属材料组织致密,晶粒细化,成分均匀,力学性能提高。 由于冷变形加工是在再结晶温度以下(通常还低于回复温度)进行的,金属在变形过程中只有冷变形强化而无回复或再结晶软化,所以所需变形力很大,且变形程度也不宜过大,以免降低模具寿命或使工件开裂。冷变形加工的生产率较高,其产品具有表面质量好、尺寸精度高等优点,一般不需要再切削加工。(冷变形 优缺点) 由于金属的热变形一般都在远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软化过程大于强化过程,所以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和较低的变形抗力,这样金属在热变形时可获得较大的变形量,而耗能较小。用热变形方法可加工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工件,并能改善金属的组织与性能。但由于变形温度高,金属表面易形成氧化皮,工件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较低。(热变形 优缺点)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