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地址总线寻址原理

地址总线寻址原理

发表时间:2024-07-28 03:18:17 来源:网友投稿

地址总线是计算机中用于传输内存地址的一组线路。通过地址总线,CPU可以向内存或其他外设传递地址信息,以读取或写入数据。地址总线的寻址原理如下:

1.在计算机启动时,CPU将默认的程序计数器(PC)中的指令地址设置为某一个内存地址,然后通过地址总线把这个地址发送到内存。

2.内存接收到CPU传递过来的地址信号后,会将该地址对应的数据放入数据总线上。

3.CPU从数据总线上读取数据并且执行对应的指令。

4.在执行完当前指令后,CPU将PC+1,即将下一条指令地址写入到PC寄存器中。

5.重复第1-4步,直到程序运行结束或者CPU主动终止程序运行。

其中第二步是通过地址总线实现内存寻址的关键步骤。内存中的每个地址对应着一个唯一的数据单元,只有通过地址总线将正确的地址信号传递给内存,才能正确地访问到对应的数据单元。硬件系统中的地址总线一般都是由多条线路组成,例如16根地址总线就可以寻址$2^{16}$ = 64KB(千字节)的内存空间。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使用不同位数和数量的地址总线,以满足不同的内存寻址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