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河床结构

河床结构

发表时间:2024-07-28 04:30:34 来源:网友投稿

河谷中平水期水流所占据的谷底部分。又称河槽。河床横剖面呈一低洼的槽形。纵剖面在山区较陡,深槽与浅滩交替,多跌水、瀑布;平原区坡度较缓,微有起伏。平面形态:山区河床多狭窄顺直,岸线因山嘴突出而呈犬牙交错 ;平原区河床多弯曲或分汊。

河床纵剖面是从河源到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该纵剖面的发展,受河流侵蚀基准面的控制。河流的下切面是无止境的,往往受某一基面控制,河流下切到接近这一平面后即失去侵蚀能力,不再向下侵蚀,这一平面称为河流侵蚀基准面。影响河床纵剖面发展的因素有气候、构造、岩性及环境变迁等。

河床的类型一般可分为4类:

①顺直微弯型,河段顺直略有弯曲、深槽、浅滩交错分布。

②弯曲型,具有曲折的外形和蜿蜒蠕动的动态特性,分布很广,任意两相邻浅滩的间距约为河宽的5~7倍。

③分汊型,又称江心洲型河床,具有一个或几个江心洲,河身呈莲藕状,具两股以上的汊道,汊道交替消长。

④游荡型,河身顺直宽浅,沙滩众多,汊道交织,河床变形迅速,主槽摆动不定,水流散乱。

河床在水流作用下形成河床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侵蚀地貌主要有深槽、壶穴、岩槛、深切曲流。当水流侵蚀能力增强,该段河床就被冲刷成深槽。在构造破碎带,节理发育与被湍急水流冲磨成的深穴称壶穴。可深达6~7米。横亘于河床底部上凸的坚硬岩石组成的坡坎称岩槛,常伴有瀑布或跌水。由于地壳抬升,深切到基岩之中的曲流称深切曲流 。河床堆积地貌主要有河床展宽期间堆积的浅滩;布于岸边的边滩;布于河心的心滩,枯水位时露出水面,中水位以上出露的称江心洲。沿岸长条延伸的沙滩称沙嘴。边滩经生长 ,发育成河漫滩。河漫滩上随着动力作用的变化而发育多种类型的微地貌。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