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轭湖的基本定理
牛轭湖又称河迹湖,是由于河流的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自行截弯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形成的湖泊。这类湖泊多呈弯月形水深较小。例如湖北省江汉平原地区,大小湖泊星罗棋布。这些湖泊是由长江、汉水带来的泥沙进入古云梦泽堆积形成。位于江汉平原最南部的洪湖又如黄河故道形成的乌梁素海是内蒙古自治区的第二大湖,面积达220平方千米。
分布
多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北平原。
特点
一般为淡水湖,湖形多呈弯月形,湖面水域开阔,湖周经济发达,文化历史遗迹丰厚,旅游价值较高。
河迹型湖泊主要由河流发育和河道变迁形成,河流与支流附近多为平原,我国大型牛轭湖湖泊多为由于河流摆动,其天然堤阻塞支流而储水成湖,如洞庭湖(湖南)、鄱阳湖(江西)、白洋淀(河北)、洪泽湖(江苏)等。
形成过程
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
牛轭湖
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
3、河曲愈来愈弯
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
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
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
相关信息
特别注意的是,截弯取直作用有两种情况:其一是随着河流的弯度越来越大,形成很窄的"地峡",这时可由一次特大洪水作用冲掉"地峡",使河道取直,称为"截项取直";其二是沿着冲沟冲刷出一个新河床,使河道取直,称"冲沟取直",也有人称"串沟取直"。"截项取直"表明河道的突然废弃,沉积序列为砂薄泥厚;而"串沟取直"表明了河道的逐渐废弃,沉积序列为砂厚泥薄。岩体称透镜状,最大可延伸数十公里,厚可达数十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