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变质岩分布

变质岩分布

发表时间:2024-07-28 05:22:06 来源:网友投稿

元古宙变质岩系在我国分布遍及华北、塔里木、扬子、华夏地块及其间的造山带内。

加里东期变质岩系

该岩系主要分布于天山—兴安、昆仑—秦岭、华南地区及高喜马拉雅—滇西地区东南。

华力西期变质岩系

该岩系广泛见于天山—兴安、昆仑—秦岭及华南部分地区。

印支期变质岩系

印支期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祁连—秦岭—大别—苏鲁造山带内,及西藏北部、云南澜沧江及华南政和—大浦断裂带附近。主要为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形成低绿片岩相岩石。

燕山期变质岩系

该岩系主要分布于藏北和藏东,以及台湾山脉东侧,福建长乐—南澳一带。在西藏冈底斯北部,即班公错—东巧—怒江结合带中西段,三叠系有确哈拉群、竹卡群,早中侏罗世为接奴群、雁石坪群等被未变质的晚侏罗世以及白垩纪地层覆盖,变质岩石出现黑硬绿泥石及硬柱石,为低温高压绿片岩相系,属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类型。台湾山脉东侧的玉里变质带,原岩地层时代为二叠系、三叠系,变质岩石以青铝闪石、蓝闪石为代表的低温高压相系,在其西侧出现低压中高温的高绿片岩相太鲁阁变质带。

新生代变质岩系主要分布于喜马拉雅—滇西、台湾地区。在藏南高喜马拉雅地区包括元古宙在内的地层(大多为二叠系到白垩系),经受以喜马拉雅主期(10 Ma~95 Ma)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形成以中压相系—高角闪相岩石为主,以蓝晶石、矽线石为代表的多期(自新元古代至加里东期)叠加变质带。在雅鲁藏布江南侧长约400km的带内,由蛇绿岩及晚侏罗世到早白垩世地层变质形成以蓝闪石—硬柱石为代表的蓝闪—绿片岩相,属区域低温高压型埋深变质作用类型,而在其北侧出现含红柱石、堇青石、黑云母组合的中高温低压变质带。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