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人们关于原子结构认识的正确顺序为核式模型

人们关于原子结构认识的正确顺序为核式模型

发表时间:2024-07-28 05:23:39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原子结构认识的正确顺序为:核式模型。

在早期的原子模型中,人们将原子视为一个紧凑的、带正电荷的核心,周围环绕着带负电荷的电子。这个模型被称为核式模型或行星模型。其中质子和中子被认为位于原子核中心,而电子则围绕核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

核式模型最早由鲁特福德(Ernest Rutherford)于1911年提出,通过他的著名金箔实验,发现了原子核的存在。鲁特福德发现,大部分的 α 粒子能够直接穿过金箔,但极少数 α 粒子会被偏转或反向弹回。这一观察表明了原子中存在一个非常小而带正电荷的核心,以及大部分的原子空间是空的。

核式模型的提出是对早期汤姆逊的“布丁模型”(提出原子是一个正电荷和负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的否定,通过金箔实验的结果,使人们对原子的认识得到了根本性的改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的实验证据和科学研究揭示了更复杂的原子结构,如量子力学的发展和波动力学模型的提出,使我们对原子的认识更加精确和详细。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