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分离电压是什么意思

分离电压是什么意思

发表时间:2024-07-28 05:45:07 来源:网友投稿

分解电压即指使电解质在电极上分解生成电解产物所需施加的最小电压。

分解电压(decomposition voltage),指使电解质在电极上分解生成电解产物所需施加的最小电压。电解质的分解电压由其电解产物组成的原电池电动势、阴阳二电极的极化过电位和电路压降三部分组成。

电解质发生电解时,二电极上的电解产物形成原电池,其电动势方向与电解方向相反,外加电压首先得克服这种电动势。

此反向电动势的大小,等于二电极的平衡电位差。此即为电解质的理论分解电压。

在理论分解电压下,电极上电解过程和原电池过程处于动平衡状态,不会出现宏观的电解产物。当提高外加电压至超过理论分解电压一定值,即电极达到一定极化时,便可观察到电解产物不断形成,电解过程便由此开始。

此时的极化电极的电位与其平衡电位之差,就是极化超电位。极化超电位是外加电压中用来推动电极反应向电解方向单向地进行的部分。而电路压降地电解回路中各处电阻造成的电压损失,等于电流与各电阻的乘积之总和,需由外加电压补偿。

例如电解0.5mol/LH2SO4,通电时两极发生的半反应是:

两极产生的氢气和氧气被铂电极吸附后,实际上就构成了氢电极和氧电极。这两个电极产生一个跟外加电压方向相反的电动势(叫反电动势)。所以要使电解顺利进行,外加电压必须大于反电动势,这就是分解电压产生的原因。

电解时由于两个电极都存在超电势,使阳极的电极电势增大,阴极的电极电势减小,所以实际的反电动势要大于理论反电动势,使电解质的分解电压增大,电解时耗的电量增加。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