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意识的定义
一.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人们的社会精神现象的总和,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包括了人的一切意识要素、观念形态以及人类社会的全部精神现象及其过程。而对比意识的含义: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印象,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我们会发现社会意识其实是意识的一部分,简单理解就是,跟人类社会相关的那部分意识就是社会意识。
二.社会意识的划分
社会意识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有其复杂的结构。社会意识的构成,可以从多方面进行不同的划分:
(一) 从社会意识的主体构成划分可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1.个人意识以社会中的个人为意识的主体。个人的自我意识是个人意识中的主要内容,当然还包括对个人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对个人和自然、社会的关系的意识;
2.群体意识是指群体中的成员对整个群体抱有忧患意识,对整个群体负责,每个成员都是具有主人公意识,社会的阶级、阶层、民族、党派、团体等的意识,是人群集合体本身特定的构成、活动及其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关系的反映。这种划分在考试中并不常考。
(二)从社会意识的层次划分可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
1.社会心理是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感情、风俗、习惯、成见、自发倾向和信念、愿望、审美情绪等。这个可以理解为不成体系的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形式是高水平、高层次的社会意识。主要表现为:哲学、宗教、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和自然科学等。这个可以理解为成系统、成体系的社会意识,不像社会心理那样松散和随意。
(三)从社会意识对经济基础的关系划分可分为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是指反映并服务于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具体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和大部分社会科学。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切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意识都是意识形态。
2.非意识形态是指反映自然现象和不属于特定经济基础的某些社会现象的社会意识形式,主要包括自然科学、一部分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如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它不具有阶级性。简单地可以理解为不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社会意识就是非意识形态。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