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煤矿顶板岩性分类

煤矿顶板岩性分类

发表时间:2024-07-28 06:22:02 来源:网友投稿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

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

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

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

的岩层。

1.1

煤层的顶板

1.1.1

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

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

0.3

0.5m

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

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

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

1

2m

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

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

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

(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

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

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

煤层底板

1.2.1

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

泥岩厚度一般为

0.2

0.3m

1.2.2

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

十厘米到

1

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

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

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

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

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

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

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

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

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

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

定,顶板容易管理。

2.2

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

煤层平等的

6

8

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

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

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

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

老顶的活动规律。

2.3

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

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

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

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

采取措施。

2.4

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

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

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2.5

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

厚度的坚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工作面

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

一起具有传递水平的能力,就像

砌体梁

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

衡,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板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