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牛顿黏性定律

牛顿黏性定律

发表时间:2024-07-28 06:25:15 来源:网友投稿

牛顿粘性定律一般指牛顿内摩擦定律。1686年英国科学家牛顿给出了表征内摩擦力的定律,他指出:

1、内摩擦力正比于流层移动的相对速度;2内摩擦力正比于流层间的接触面积;3内摩擦力随流体的物理性质而改变;4内摩擦力与正压力无关。

扩展资料:

定义:

描述一类流体内摩擦力(剪应力)与剪切率关系的定律。可表述为:当流体的流动为层流时,平行平板中流体层间的摩擦阻力(f)与流体层的面积(A)和剪切率(du/dy)成正比。即:f=ηA(du/dy)。式中:η是比例系数(即动力黏度系数)。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I. Newton)从实验发现此规律。

定律内容:

一切真实流体中,由于分子的扩散或分子间相互吸引的影响,使不同流速的流体之间有动量交换发生,所以在流体内部两流层的接触面上产生内摩擦力。这种力与作用面平行,故又称流动切应力,或粘性力。粘性力的方向,对流速大的流体层而言,它与流速方问相反,是阻碍流动的力;相应地,对流速小的流体层而言则是促使其加速的力。粘性力的大小可由牛顿内摩擦定律确定。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