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龙门石窟的考古历程

龙门石窟的考古历程

发表时间:2024-07-28 06:41:45 来源:网友投稿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古代石窟寺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12公里的龙门山南麓。其考古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是主要的考古历程:

1915年,德国学者库兹在龙门石窟发现了第一件佛教造像。

1921年,洛阳博物馆馆长赵朴初开始组织对龙门石窟进行系统考察和发掘。

1927年,赵朴初和梅光迪两位学者在龙门石窟发现了大量的佛教石刻和壁画。

1941年,考古学家李学勤主持了对龙门石窟的第一次大规模发掘,共发现各种规格的佛龛251个、佛像10,000余尊,壁画和石刻数量众多。

1951年,龙门石窟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开始对龙门石窟进行了长期的综合性研究。

1961年,国务院将龙门石窟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龙门石窟被列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

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龙门石窟的考古研究和保护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和加强。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