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湿地与湖泊的区别
区别:湿地是一种生态系统,沼泽只是湿地中的一种土地状态。湿地包括沼泽。
沼泽:地表及地表下层土壤经常过度湿润,地表生长着湿性植物和沼泽植物,有泥炭累积或虽无泥炭累积但有潜育层存在的土地。其形成主要取决于地貌条件和水热状况。
根据发展阶段可分为低位、中位和高位沼泽,即富营养、中营养和贫营养沼泽。按地貌条件可分为山地沼泽、高原沼泽和平原沼泽。根据有无泥炭可分为泥炭沼泽和潜育沼泽。
湿地:指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沼泽地等带有静止或流动水体的成片浅水区,还包括在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湿地生态系统中生存着大量动植物,很多湿地被列为自然保护区。
湖泊(lake)是陆地上的积水洼地,湖泊的大小和深度相差悬殊,如奥涅加湖、贝加尔湖、苏必利尔湖、洞庭湖等都是规模比较大的湖,苏必利尔湖的面积达 8 × 104km2,贝加尔湖水深达 1741m。
根据湖泊与外界水体的关系,可分为泄水湖和不泄水湖。前者发育在潮湿气候区,与河流相通,进行水体交换,如洞庭湖、鄱阳湖等。后者发育在干旱区,湖泊没有出口,如青海湖、死海等。
若按湖水的含盐度,又可分为淡水湖(盐度低于 0. 3 )、半咸水湖(盐度介于 0. 3 ~24. 7 )和咸水湖(盐度高于 24. 7 )。实际上泄水湖常常是淡水湖,而不泄水湖通常是咸水湖,如中东死海的盐度是海水的 9 倍。
湖泊成因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这几类:
第一类是构造成因的,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而且规模都很大,如断裂的活动形成断陷湖、拉分湖等,如云南的滇池、程海等,俄罗斯的贝加尔湖,或者构造坳陷区积水成湖;
第二类是河流截湾取直形成的牛轭湖,分布湖北长江两岸的很多湖就属于此类;
第三类是冰川剥蚀或冰碛物堆积堵塞形成的湖泊,如瑞典、芬兰的众多湖泊属于这种成因,我国的天山天池也属此类;
第四类是块体运动堵塞河谷形成的堰塞湖,如滑坡、崩塌等堵塞谷地形成的湖泊;
第五类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如长白山的天池;
第六类是海湾封闭形成的湖泊,如浙江西湖;
第七类是陨石撞击形成的湖泊,如加拿大北部的一些湖泊;
第八类是风蚀形成的湖泊,如甘肃敦煌的月牙湖;
第九类是人工湖,如北京的昆明湖、水库等。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