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天然玻璃的岩石特征是什么

天然玻璃的岩石特征是什么

发表时间:2024-07-28 07:18:05 来源:网友投稿

玻质纯橄岩: 岩石呈浅黄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斑晶镁橄榄石结晶呈半自形粒状,己蚀变成蛇纹石,玻璃质脱玻作用逐渐变成绿泥石、褐铁矿,玻璃质含量可达80%,由于蚀变强烈,保存较少。

玻质玄武岩:岩石呈灰绿色浅黄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拉长石结晶呈半自形板状稀散分布于棕褐色玻璃质中,脱玻作用后玻璃质逐渐变成羽毛状、质点状磁铁矿,鳞片状绿泥石及菱铁矿、褐铁矿、硅质、泥质,拉长石部分变化为绿泥石、绢云母,玻璃质含量可达80%,由于蚀变强烈,保存较少。

基性浮岩: 岩石呈灰绿色、棕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石泡状构造,棕褐色玻璃质构成蜂窝状,拉长石斑状状稀散分布于玻璃质中,脱玻作用后玻璃质逐渐变成绿泥石、菱铁矿、褐铁矿、泥质,玻璃质含量可达90%,由于蚀变强烈保存较少。

安山岩:岩石呈灰绿色、棕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斑晶由环带状中长石组成,中长石蚀变成钠长石、绢云母、绿帘石,玻璃质脱玻作用渐变成石英、绿泥石、泥质,玻璃质含量可达60%,由于蚀变强烈保存较少。

英安岩:岩石呈灰绿色、棕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斑晶由石英及环带状中长石组成,中长石蚀变成钠长石、绢云母、绿帘石,玻璃质脱玻作用渐变成石英、绿泥石、泥质,玻璃质含量可达60%,由于蚀变强烈保存较少。

流纹岩:岩石呈灰色、棕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流纹构造,熔蚀状石英、透长石成斑晶状散布于玻璃质中,玻璃质脱玻作用渐变成石英、泥质、铁质,由于蚀变轻微易保存。玻璃质含量可达80%。

松脂岩:岩石呈灰黑色、红褐色,具松脂光泽,具玻基斑状结构,石英、透长石成斑晶状散布于玻璃质中,由于玻璃蚀变轻微易保存。玻璃质含量可达90%。

黑曜岩:岩石呈灰黑色、浅褐色,具玻基斑状结构,有少量石泡构造,石英、透长石成斑晶状散布于玻璃质中,玻璃质含量可达90%,由于玻璃蚀变轻微易保存。

珍珠岩:岩石呈灰色、浅褐黄色,具玻基斑状结构,珍珠状流纹构造,珍珠裂理由玻璃质组成,玻璃质含量可达90%,由于玻璃蚀变轻微易保存。

浮岩:岩石呈灰白色、浅褐黄色,具玻基斑状结构,石泡构造,石泡由玻璃质组成,玻璃质含量可达90%,由于玻璃蚀变轻微易保存。

粗面岩:岩石呈灰白色、浅褐黄色、粉红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为石英、透长石、钠长石,基质由长石微晶及部分玻璃质组成,玻璃质含量少,玻璃质蚀变轻微时易保存。

碱玄岩:岩石呈灰白色、浅褐黄色,具斑状结构,斑晶为橄榄石、普通辉石、透长石,基质由拉长石微晶及部分玻璃质组成,玻璃质含量少,由于玻璃质常蚀变不易保存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