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优点与缺点

分立元件放大电路优点与缺点

发表时间:2024-07-28 09:25:02 来源:网友投稿

答案是不能。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哲学家)

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艘船(海贼王)

世界上更不会有完全相同的两个电路~~ :)

更何况还是用不同的实现方法(分立vs集成)

要实现一个功能或性能相近的电路,分立器件和单片集成,两者采用的电路结构或电路中使用的器件完全不一样。理由:

分立器件的电参数已经提取并测试完成,根据数据手册搭建电路,并通过正确地适当地连线,就可以实现相应功能,不需要考虑太多。但在集成中你需要考虑寄生效应,比如电阻、电容,这些值又是受电压控制、受温度影响,如果想达到相近的性能,就不得不选择合适的电路模型,最终得到的电路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

有时候在单片集成电路中,为了达到某种性能,并不是增加或减少元件值,而是在芯片生产过程中改变掺杂浓度、尺寸大小等,这能仅仅通过观察分立器件符号得到嚒?

电路设计好了,前、后仿通过了,还得封装,封装引入的寄生参数在设计电路或测试的时候就不得不考虑了。若测试结果和仿真差别很大,这还需要不断修改和调整电路以达到预期性能。

另外还有些元件如电感啊,分立器件可以制作比较精确的高Q值电感;而单片集成只有低Q值的螺旋电感和精度差的键合线电感。咋办?

从成本上来讲(企业级的批量生产,个人玩玩还是用分立算了),记得Gray那本书上关于这个有段说明:

比较三级音频放大器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分立器件:

因为无源器件(如电感、电容)比有源器件(晶体管)便宜的多,所以电路应该含有尽可能少的晶体管,并用电容完成级间耦合,如下图,况且分立器件的实现方案带有PCB板,不仅增加成本,使用还不方便-_-||

图1 典型音频放大器的分立器件实现方案

单片集成:

决定价格的一个关键性因素是芯片面积。而且多数分立器件中使用的电容是在集成电路中是无法实现的,必须扩展到芯片外部,这就增加了封装管脚数,增加了成本。

另外在单片集成电路中,最便宜、占用空间最小的元件通常就是晶体管,所以在最优的实现方案中,应该是使用尽可能多的有源器件,减少电阻、电容的使用。如下图CMOS工艺实现的音频放大器,用到了更多的晶体管、更少的电阻、没有耦合电容,这就提高了集成度、降低了成本。

图2 典型音频放大器的CMOS集成电路实现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