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原文
成语“项庄舞剑,志在沛公”的典故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原文是这样的: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它比喻一个人说话或行动表面装作平和无事,实则想乘机害人。
这个典故说的是公元前206年,刘邦灭亡了秦国后,派兵进驻函谷关。不久项羽统率四十万大军到达,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边)。这时刘邦手下有个官吏,偷偷地向项羽报告,说刘邦想要在关中称王。
项羽这个人是名武将,一听顿时大怒。马上下令全军,准备攻打刘邦。这天晚上项羽的叔父项伯又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刘邦。刘邦当时只有十万人马,自知打不过项羽,便趁机拉拢项伯,攀做儿女亲家。项伯一听很高兴,他主动献计,让刘邦第二天一早去鸿门,到项羽军中谢罪,以消除双方的误会。
第二天刘邦依计而行。他带着很有名的谋臣张良和武将樊哙,还有一百多名骑兵,来到鸿门。刘邦一见项羽就说:"我和将军同心协力攻打秦国,今天又在这里见到将军,真是不胜荣幸。但是由于有小人从中挑拨我和将军的关系,使将军对我产生了误会。我是特地来请罪的。"
刘邦这番话使项羽觉得他这个人很真诚。有勇无谋的项羽竟然说:"那些话都是你手下的曹无伤说的。我哪能怀疑你呢?"于是,项羽设宴招待刘邦,席间有项伯、范增作陪。
范增是项羽的谋士,他早就看穿了刘邦的野心,决意要杀掉刘邦。在酒席上他多次暗示项羽动手。但项羽这时已不打算杀刘邦了。
范增再也忍不住了,就走出帐外,把项羽的堂弟项庄找来,让项庄进去敬一杯酒,然后就要求舞剑,趁舞剑时杀掉刘邦。
项庄依计而行,敬完酒后就舞起剑来。项伯一看来者不善,也拔出剑来跟项庄对舞,处处保护着刘邦。
张良见情势不妙,找了个借口到营帐外,找到武将樊哙说:"现在情况危急。项庄表面上是在舞剑,其真正的用意却是要害沛公刘邦。"樊哙一听急了,就独自闯进了帐中,连门卫都被撞倒了。
樊哙进去后满脸怒容。他责备项羽不该听信谗言,加害于有功之人。说得项羽无言以对,就赐了酒肉,让樊哙共同进宴。而狡猾的刘邦则假称要上厕所,趁机溜回到自己的营中。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