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主义什么意思
精英主义是从现实主义出发来理解和阐释政治与社会的结构及其发展的一种理论。
精英主义认为一些特定阶级的成员,或是特定人群,由于其在心智、社会地位或是财政资源上的优势,应当被视为精英:这些精英的观点应当被更加重视;这些精英的观点及行为更可能对社会有建设性作用;或这些精英超群的能力或智慧令他们尤其适合于治理。
早期精英主义
尽管人们可以从柏拉图、马基亚维利等人的著作中找到精英主义的蛛丝马迹,且苏格拉底有公开的精英主义倾向(其主张唯有“有理性的有知识的人”才能担任雅典陪审员)。但是一般观点认为系统而有影响的精英主义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其发展的顶峰。
早期的精英主义发源于意大利。莫斯卡、帕累托、米歇尔斯、奥尔特加、古斯塔夫·勒庞等人在批判大众民主的基础上发展了早期的精英主义理论,马克斯·韦伯、熊彼特等人则从民主政治出发,论证了精英民主的政治合理性。当代的精英主义者,如伯纳姆、米尔斯等人则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论证了精英主义。
兴起
精英主义的兴起反映了西方思想界对大众民主兴起的保守态度,人们试图以精英主义来对抗大众民主的潮流。精英主义受到来自多元主义、社会主义等思潮的批判和挑战,在当代日趋衰落。晚近崛起的新精英主义则更多关注利益集团,试图在精英决策、精英统治的合法性等问题上有所突破。
人们常常使用“权力精英”“社会精英”“寡头”“统治阶级”等概念来称呼精英。帕累托在区分“精英统治”和“民众”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从“高度”和“素质”两个方面来定义精英;马克斯·韦伯、熊彼特等人倾向于将精英视为民主政治的获胜者;拉斯维尔则试图以“高度”的概念作为定量地分析精英的标准。但时至今日即使是精英主义者内部,精英的含义亦并不一致。
早期精英主义
早期的精英主义有一种贵族倾向,把身份、地位、财产作为衡量精英的标准。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精英主义逐渐接受并融合了民主的某些要素,发展成为精英民主。精英主义民主否认古典民主理论中“人民主权”、“公意”、“共同福利”等价值取向,更倾向于将民主视为一种方法或是一种程序,对民主采取工具主义的态度。这种程序民主的概念直接影响到达尔、亨廷顿等人的民主理论。
精英主义关注社会的权力结构及其特性。早期的精英主义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社会理论,它把社会中的人分为精英与大众两种类型,并提供了“精英—大众”的两分法。
以大众主义者的角度而言,常认为精英主义者是蔑视大众的。甚至认为精英主义是一种蔑视、嘲笑,甚至是仇视普通大众,认为大众是一个无知、盲动而又自命不凡的群体的主张,而认为“奴隶”、“野蛮人”、“乌合之众”、“群畜” 等名词是精英主义下的产物(这很可能是一种对精英主义的误会与偏见)。
事实上理想的精英主义其实具有一种高道德的自持,关于知识的追求更是无止境的。真、善、美的全面成长应当是身为精英的使命。但是精英主义却常成为既得利益者作为剥削、奴役中、下层阶级的借口,以致使精英主义这个观念后来却成为 “剥削者”、“敌视大众者”的代名词,但这样的认知都是具有阶级偏见的。
以人类历史而言,高度文明(civilization)通常为上层精英所开启。因为上层精英通常不需担忧生存问题,而有余力去发展文化活动以致于高度的文化活动----文明。但这样的成果当然是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合作的结果。若无大众阶层提供生产服务,精英阶层如何能有余力发展文明。由此可知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存在,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上都是不可缺少的。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