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事不难无以成君子出自哪里

事不难无以成君子出自哪里

发表时间:2024-07-28 11:16:45 来源:网友投稿

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是: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出自《荀子·大略》,全句为: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意思就是: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寓意是指一个人不经过严酷的历练和考验,很难识别出其坚强的君子品质。

拓展资料

《荀子·大略》出自荀子的弟子之手,内容庞杂,涉及面很广,其中以论述礼的内容较多。内容是在其它各篇中读不到的,如讲述君子如何教育子女等等,这对于全面了解荀子思想是有帮助的。

荀子为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出席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对重整儒家典籍也有相当的贡献。

详情介绍

荀子非常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国家要兴旺,就必须看重教师,同时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认为教师如果不给学生做出榜样,学生是不能躬行实践的。他也提出了“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李斯、韩非等皆为荀子弟子。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