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七擒七纵的意思和典故50

七擒七纵的意思和典故50

发表时间:2024-07-28 12:31:50 来源:网友投稿

"七擒七纵"源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典故,发生在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与南蛮首领孟获之间。这个典故表现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军事才能,同时也展示了孟获的忠诚和勇敢。

以下是关于"七擒七纵"典故的详细描述:

公元225年,蜀汉皇帝刘备去世后,南蛮地区的首领孟获趁乱发动叛乱,企图推翻蜀汉政权。诸葛亮为了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决定亲自率军征讨孟获。

诸葛亮率军到达南蛮地区后,采取了一系列策略,旨在征服孟获的军队并使其归顺。在第一次交锋中,诸葛亮设下计谋,成功捉拿了孟获。但是诸葛亮认为孟获是一个忠诚勇敢的将领,应该以德服人,而非简单地通过武力征服。于是诸葛亮将孟获释放,并邀请他再次较量。

在接下来的六次交锋中,诸葛亮运用智慧,分别使用了火攻、水淹、诱敌等战术,多次捉拿孟获。但是每次捉拿后,诸葛亮都会释放孟获,并再次邀请他较量。

在第七次较量中,孟获仍然败给了诸葛亮。但是这一次孟获深感诸葛亮的智慧和品德,决定臣服于蜀汉政权。他对诸葛亮说:“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在孟获归顺后,南蛮地区的叛乱得以平息。诸葛亮采用宽仁政策,对南蛮人民进行安抚和治理,使南蛮地区逐渐融入蜀汉的统治。

"七擒七纵"的典故展示了诸葛亮卓越的智慧和高超的军事才能,同时也表现了他以德服人的处事原则。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段佳话,至今仍为人们传颂。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