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编程都有哪些知识
不请自来希望能帮到你!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ing,OOP)是一种计算机编程架构。OOP的一条基本原则是计算机程序由单个能够起到子程序作用的单元或对象组合而成。OOP达到了软件工程的三个主要目标:重用性、灵活性和扩展性。OOP=对象+类+继承+多态+消息,其中核心概念是类和对象。
名词解释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中的概念主要包括:对象、类、数据抽象、继承、动态绑定、数据封装、多态性、消息传递。通过这些概念面向对象的思想得到了具体的体现。
1)对象(Object) :
可以对其做事情的一些东西。一个对象有状态、行为和标识三种属性。
2)类(class):
一个共享相同结构和行为的对象的集合。类(Class)定义了一件事物的抽象特点。通常来说类定义了事物的属性和它可以做到的(它的行为)。举例来说“狗”这个类会包含狗的一切基础特征,例如它的孕育、毛皮颜色和吠叫的能力。类可以为程序提供模版和结构。一个类的方法和属性被称为“成员”。
3)封装(encapsulation):
第一层意思:将数据和操作捆绑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新的类型的过程。第二层意思:将接口与实现分离的过程。
4)继承:
类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类共享了一个或多个其他类定义的结构和行为。继承描述了类之间的“是一种”关系。子类可以对基类的行为进行扩展、覆盖、重定义。
5)组合:
既是类之间的关系也是对象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一个对象或者类包含了其他的对象和类。
组合描述了“有”关系。
6)多态:
类型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一个名称可以表示很多不同类的对象,这些类和一个共同超类有关。所以这个名称表示的任何对象可以以不同的方式响应一些共同的操作集合。
7)动态绑定:
也称动态类型,指的是一个对象或者表达式的类型直到运行时才确定。通常由编译器插入特殊代码来实现。与之对立的是静态类型。
8)静态绑定:
也称静态类型,指的是一个对象或者表达式的类型在编译时确定。
9)消息传递:
指的是一个对象调用了另一个对象的方法(或者称为成员函数)。
10)方法:
也称为成员函数,是指对象上的操作,作为类声明的一部分来定义。方法定义了可以对一个对象执行那些操作。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
新励学网教育平台
海量全面 · 详细解读 · 快捷可靠
累积科普文章数:18,862,12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