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新励学网 > 秒知问答 > 荀子和贾谊对商鞅变法态度不同的原因

荀子和贾谊对商鞅变法态度不同的原因

发表时间:2024-07-28 12:41:01 来源:网友投稿

商鞅变法数十年后,荀子曾游历至秦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居住和考察后,对秦国的民风有这样一番感慨:“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汉初儒生贾谊的上疏最为有名:“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汉书·贾谊传》)他认为改革后,秦国风俗日渐变坏,表现为富裕家庭中的男性成年后就各自分家,穷苦人家的儿子只能入赘到富人家,这就使得儒家所向往的几代同堂、父慈子孝的氛围不复存在。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教育资讯(图片、视频和文字)以本站原创、转载和分享为主,文章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底部站长邮箱进行举报反馈,一经查实,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感谢您对本站的关注!